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不像其他日军一样喜玩万岁冲锋,也不喜欢拿人命去填,所以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军里面显得比较另类,然后就被自己人黑的很惨今井勇太郎。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大阪师团其实就是日军的第四师团,是日本陆军建设时的7个师团之一,资格很老,因为兵源大多来自大阪,所以又被称为大阪师团。大概因为大阪人做生意比较厉害的原因,所以他们打仗也喜欢动脑子,日军传统的那种万岁式冲锋他们是没兴趣的,擅长的是迂回今井勇太郎、包抄、炮兵火力覆盖。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大阪师团在日本的西南战争里就已经出名,是至今为止日本唯一获得天皇亲自颁发的感状的部队。在日俄战争大阪师团第一个拿下南山,第一个攻进奉天。抗战里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第三今井勇太郎、第六两个师团遇到拿不下的阵地,都是靠它来解决,先后击破中国4个主力军冲到长沙。菲律宾战役中日军攻击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尔失败以后,还是大阪师团来救场,他们先用大炮覆盖,然后发起奇袭,直接搞定。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不过这种做法在日军里显得比较另类今井勇太郎,二战时的日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又崇尚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主张精神战胜一切,对于第四师团这种做法都觉得纯粹是怕死。而且从经济上来说,一个士兵明显要比炮弹便宜,所以对于第四师团的风评比较差,认为不是真正的日本军人。

战后一些日本军人自己在写回忆录的时候就详细描述了大阪师团如何不肯让士兵去送死,并把这看成懦弱怯战,因为这些资料来自于日本,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些都属实,他们确实是无能,像《地下交通站》也跟着黑了一把今井勇太郎。实际上大阪师团只是更用脑子打仗而已,这种敌人才最可怕。

严正说明,军事历史的重要细节是不可以误传的,麦克阿瑟代表二战盟军签字时,用的是六支钢笔!根据前几年中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拍摄的照片来看,虽然历经了70多年的沧桑,但在当年日本人的无条件投降书上,麦克阿瑟和盟国代表以及日本代表的签字,仍然完好如初。那么,在鬼子投降那个历史性一刻,究竟是怎样的一幕呢?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进行,该舰的锚地距离横滨盟军总部只有30海里,也不是说东京或者横滨就没有足够安全的地方,仪式上舰主要还是为了调和矛盾,即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陆军和以尼米兹为代表的海军之间的“荣誉争夺战”。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上午8点30分,各盟国代表乘坐驱逐舰从横滨到达密苏里号锚地,第一个登舰的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随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代表走上甲板静候。一向喜欢耍大牌的麦克阿瑟是8点50分才乘专舰而来,尼米兹代表海军在甲板上迎接,随后引其至将领指挥室休息。

今井勇太郎:二战中,日本的大阪师团真的像传言中那样无能么

稍后是日本政府和军部的代表登舰,以内阁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为首的11人陆续到达签字桌前。上午9点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走出休息室,甲板上除盟国和日本代表外,还分两排站立着美国陆海军各50名将军,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仪式首先由麦克阿瑟发表讲话,他的最后一句话宣布:

我现在请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重光葵和梅津先后签字,大约9点10分左右完成,麦克阿瑟随即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的各国签字”,其实就是给自己报幕出场,并回身邀请美军中将温莱特和英军中将帕西瓦尔陪同签字,这二位是刚刚从沈阳日军战俘营用专机送来的,三年多的战俘生涯让他们俩骨瘦如柴,身穿最小号的军服还显得肥大不堪。

麦克阿瑟用完1号签字笔,当场送给了温莱特,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攻时,麦克阿瑟孤身逃离菲律宾,接手指挥权的温莱特于1942年5月5日率部投降,9万多美菲军成为战俘,他本人被押送东北受尽折磨,整个美国居然视其为英雄,麦克阿瑟当然得表示一下;第2号签字笔用完后,送给了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军指挥官帕西瓦尔,1942年2月15日,他率领8万多英联邦军队向山下奉文3万日军投降。

中间用过的三支笔后来分别送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海军学院(陆海军还得继续平衡),而第六支笔麦克阿瑟则送给了自己的夫人琼·费尔克洛斯。至此,麦克阿瑟签字和耍酷完成,然后是尼米兹签字,再然后是徐永昌等其它盟国代表签字,全体盟国签完的时间正是1945年9月2日9时18分。

九一八,这个数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堪回首,终于在密苏里号上把它送还给日本人。

(温莱特将军)

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按照受降仪式的既定程序,盟国代表全部签字完成后,日本代表将取走属于日方保留的那份投降书,然而日本人却发现有人签错了地方,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在了法国的位置上,导致顺延后,新西兰代表不得不签在了文稿最下面的空白处,日本人的认真劲又来了,以纳降书无效为由要求重签。

麦克阿瑟没有理会他们的请求,只是命令参谋长用钢笔划线更正,同时再签字证明,结果弄得投降书零乱不堪,日本人则显得尴尬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