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娄淇。
一个关于知青年代的故事娄淇,和《血色浪漫》差不多,但更接近现实。剧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哀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我能够感受到男主角陈志的无奈,这个和现在社会中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一样,究竟是和现实妥协还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往往很难取舍。剧中的男主角非常现实,在他的身上每个人都应该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陈志下乡当知青,为了上大学,假意同意追求她女主角翠花的婚事。不料陈志的父亲因病瘫痪了,为了让陈志安心上学,尚未过门的翠花尽心尽力地照顾公公,操持家务。而大学里陈志却追寻了自己的爱情。这么一个纠结的爱情故事就这么演绎开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从上到下种种的烙印,看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艰难变迁,是一部非常贴近现实的电视剧作品。
喜欢《过把瘾》
喜欢导演赵宝刚娄淇,人物刻画的细腻程度远远超过琼瑶。琼瑶剧里的人物关系、人物冲突非常程式化,千篇一律,看到A已经猜到F了。跟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琼瑶人物相比,言情片、言情电视剧,我还是最推崇《过把瘾》。
大概那个年代剧组预算有限,我们看到的摄影画质相当粗糙,乃至日常生活服装娄淇、道具、化妆,都很简陋,这反倒更贴近生活、帮助观众入戏。所以说,我一直认为梳、化、服、舞美道具砸大手笔未必堆出好剧来,很多时候甚至适得其反。比如《83版射雕英雄传》,大概是我们看到的最便宜的一版《射雕》,有演艺同行甚至嘲笑它是“破烂儿”,这个我极不赞同。《83射雕》的艺术感染力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翻出来看依然经典、依然感动着我们。反观某些从业人员,主创没脑子、没想法、书本知识一穷二白,砸大笔银子堆出一部豪华的“破烂儿”,这样的东西我们看得还少么?
《过把瘾》描写了一群小人物的平凡故事,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缺点,七情六欲,饮食男女,概莫能外,甚至流于琐碎娄淇。但这部剧的优秀之处在于人物关系描写得好,专业人士都知道这样拍会累死摄影师——她生气了,他如何反应(给个反打),他又激动了,她如何平复(再给个反打),尤其是那个年代多机拍摄技术有限,不论是演员还是剧组成员,都要付出超体力的劳动。
但我们看到的是,导演坚持在狭小的空间里找角度,点点滴滴不肯遗漏,颗粒必收的态度近乎偏执。真的是令人感佩不已。
譬如这个大全景之后的钱康近景,杜梅刚刚与方言吵架,气急败坏迁怒于钱康,导演特地给了钱康一个近景,这种镜头语言要说明什么呢?
钱康对杜梅有了新的认知,这个女孩子性情,根本不会因为他大款的身份多给他半分面子,这反倒令钱康感觉新鲜有趣儿,甚至生出一丝赞赏。他在重新视审视杜梅,重新审视两人之间的关系,直至三人之间的关系。
这样精心的镜头在《过把瘾》里俯捡皆是,无一放过。
着墨虽多,却无一场废戏,无一处废镜头。
从创作态度上讲,赵宝刚就很赞,也足见此君对整个剧组成员的把控程度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再有,剧中每个角色性格迥异,市井人物,也要写出市井的不同之处来。即使出场不足三分钟的韩丽婷哥哥韩磊,刻画得亦十分生动。这个油腻大叔的穿着、发型、谈吐、日常状态、思维路径,交待得清清楚楚,立体丰富、真实可信。
在这场戏里,韩磊的诉求非常卑微,想要方言尽快娶走妹妹,态度尽管诚恳却由于能力有限最终无法达成诉求目标,甚至方式是粗浅可笑的。
如若主创人员闭门造车、整天呆在象牙塔里,真的是很难写出这样贴近生活的小人物来。
当然,主创人员们也有自己的诉求、自己的主题,但赵宝刚并没有直奔主题。
整部电视剧看下来,毫无斧凿痕迹,唯一着力的一处,便是方言杜梅的婚房,设置在一座废弃的教室里。
此处,便是升华了。
是啊,在爱情之路上,我们哪个人又不是粗浅无知的小学生,一点一点学习摸索,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努力前行着。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不停汲取,日渐成长,趋于成熟,最终悟出生活的真谛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