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伤疤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有故事…它却不美丽!
左腿膝盖以下正面很长(十厘米)一条疤痕,16年四月到现在还是清晰可见!那是我晚上出去贴海报回来时跟一个人面对面相撞留下的!那会我在跑业务,经常晚上出去各种公告栏去贴海报,因为白天社区的人看到不让贴,只能晚上跑去贴撞之前我没有记忆,真的!那个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为什么会撞上去!等我有意识时人已经在地上了,左脚鞋子不知道怎么挂到哪里划破的,脚掌心还缝了十针,腿上不严重却留下了很长一条疤痕[可怜][可怜][可怜],因为伤在脚上,无法走路,可因为生活我只修养了半个月,就一瘸一拐的开始上班了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这还不算啥,左侧腰部那个骨头那里是叫什么部位?反正就是这里粉碎性骨折!同样是2016年,时间是12月份,在公司门口跟一辆出租车碰撞造成的!至今回忆起来只能说人生该有那一劫!平常我都是每天送完孩子回来才吃早餐去上班,偏偏那一天我跟孩子一起吃了早饭,送完孩子就不想回屋了,想着直接去公司算了,结果就…我若跟平常一样先送完孩子再回去吃早饭,错过了那个出租车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一场劫难?粉碎性骨折,我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又修养了一个月,就开始拄着拐杖给孩子们做饭了!伤疤背后的故事是心酸的,是生活的无奈!
这个题目不妥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是调查后的结论吗?第一,动摇了供暖比较好的供暖企业,全省都不好,我也别好好烧了。第二,给供暖不好的企业找到了托词,全省都不好,不是我一家。要想解决供暖不好的问题采取两个措施,第一政府加强对供暖企业的监管,老百姓个体对供暖企业没有办法,老百姓群体关注又会引发事件,只有政府监管才能妥善解决,而且政府还有这个监管部门,万责令他们认真履职。第二实行取暖费分期付款,现在是由供暖企业提前全额收取暖费。至少分二期付款,老百姓可以视供暖效果是否交纳第二期取暖费。第三供暖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对于两年连续供暖效果不好的企业政府强令退出,对于该企业投入的资产由评估机构评估后扣除营业期间给供暖户造成损失的合理赔赏政府按价退费,另择信誉好的供暖企业进入。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实话实说哈,经济在辽宁算是落后的,市区不大,细长型,拥有东北人的特性:吹牛逼,要面子,好冲动,光膀子吃烧烤,(本人也是,哈哈),人均收入不高,大部分人工资在2000-4000之间(2019年),房价目前比较不符合收入,市区大约8000起步,极个别的6000-7000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有机场,动车,港口,高速。交通还是可以的,如果邻国是韩国,估计能好很多。丹东比较出名的是黄蚬子和九九草莓,来丹东一定要吃的就是烤肉,烤海鲜。外地人轻易别吃腌的海鲜,怕你们不习惯,容易拉肚子。我非常喜欢我的家乡,生活节奏慢,四季分明,夏天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冬天的话零下10-20之间(冬天比大连冷,夏天比大连热,东北的话,大连气温属实舒服一些)。丹东比较多的还有旅游景点,具体的百度吧,山水都不错,污染少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同意勿喷!
我觉得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日照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包括两点,一个是临海的港口优势,另一个是毗邻青岛,能享受到大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日照发展的两个优势先说第一点,日照位于黄海之滨,日照港也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大港,还是上市公司。日照港的天然港口优势,再加上日兰高速、菏兖日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起来,可以说是腹地非常广阔。
再说第二点,从长三角地区沪宁杭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家可以看出,大城市的福利。日照毗邻青岛,是可以借鉴、吸收大城市发展的力量的。
当然,这个是具有两面性的,大城市的发展会拼命吸榨周边地区的血液,况且青岛和日照还是两个行政区。
日照发展的劣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会被周边大城市抢夺资源外,日照发展还有一个短板,就是陆路交通末梢的劣势,这个跟烟台有些类似。
日照直到今年来有了自己的民用机场,目前还缺乏南北向的铁路,青连高铁的建设,将是日照发展的一个大的历史机遇,日照将告别南北没有直通市区铁路的历史。同时,鲁南高铁的兴建,将使日照交通网锦上添花。
交通的发展,便捷,将极大地促进日照和其他地区的人员、资源的交流和流通,让城市发展提速。
其他方面日照有着山东省内都让人称羡的自然环境资源,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绿水青山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不过,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日照有着众多中小城市都有的缺点,就是经济发展竞争力不足,人们生活比较安逸,没有大城市激烈竞争的那股子拼劲。
总的来讲,我感觉日照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你觉得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