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久的《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也写了这么多的《长安十二时辰》,一直没有人愿意正面提起姚汝能这个角色,今天看到了这个命题,我就得来为这个角色写点东西了。历史上的姚汝能。其实在真实的唐史中,确实有姚汝能这个历史人物,但是历史对于他的记载真的不多,在真实的历史记录中,姚汝能在大唐是个小官,完全是不太入流的角色,但是这个人是个文人,会写书,官之做到了华阴县尉。

林九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姚汝能历史上有原型吗是个怎样的人

但是这个人确写了一本记录书籍,叫做《安禄山事迹》这本书一共是三卷,是以一个大唐官员的角度来写的安史之乱的前后事迹林九郎。算是现代研究安史之乱的重要资料了。所以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影响还是有的,并且张小敬一名就是出自这人之手,据《安禄山事迹》记载,在唐玄宗的马嵬坡兵变之时,是张小敬一箭将杨国忠射于马下,至于生死尚未可知。

林九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姚汝能历史上有原型吗是个怎样的人

所以说长安这本书的作者,马伯庸,肯定是看过了这本《安禄山事迹》这才有了长安这本书的诞生,这才有了现在大家正在看的电视剧的播出林九郎。

林九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姚汝能历史上有原型吗是个怎样的人

在正史的记录上也就是这么多了林九郎,但是在电视剧中姚汝能的形象设计的真的好,要说这个电视剧的主演是张小敬和李必,他俩的角色是最出彩的,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在整个剧中最为有血有肉的一个角色他俩谁都算上不上,最为接近正常人的角色非姚汝能莫属。

林九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姚汝能历史上有原型吗是个怎样的人

影视作品中的姚汝能。在剧中林九郎,姚汝能是太子右卫率,官居五品,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并且前期是一直未太子办事,姚汝能太爷爷是宰相在武周朝后帮助大唐拨乱反正,使大唐更快的回复正规,可以说期太爷爷是个铁血的人物,并不是人们常见的文人宰相,一朝乱世想要重新平复,那这中间死的人可不是一个半个,所以姚汝能的太爷爷是个枭雄般的人物,而姚汝能的父亲确实因为在上司病危之际,为了逼迫上司给自己写自荐书而被圣人当街斩首,但是却没有牵扯到姚汝能,后来姚汝能被太子选中,成了东宫的官员,一心为东宫办事。

而在剧中的姚汝能算是半文半武的一个人物,说是文官,他挎刀,说是武官,他也就出手打死一个陆三。在其他时刻一直是犹豫不前,在靖安司的几次大难之中,姚汝能都是明哲保身,先是龙波进攻靖安司,只有崔器一人力战而死,而姚汝能确躲到了最后一刻才出来,后来吉温在靖安司夺权,大家想要姚汝能出头,而姚汝能再次怂了,后来干脆帮着吉温做假证明了。

但是他确又在全长安追捕张小敬的时候,下令关了望楼,下达了不退的命令。后来又被证明是右相安插在太子身边的暗桩,姚汝能这前前后后的行事完全就是根本就不搭边,你说他是为太子办事,但是他太窝囊了,你说他为右相办事,他又干了太多不利右相的事,你说他是暗桩,他这个暗桩实在是不合格,干了太多暗桩不敢做的活计,如果他不是暗桩他又是怎么被右相利用的,还将太子和所有官员密会的内容全部告诉了右相,而后他又为了救檀棋而死,可以说姚汝能在整部剧中就是个特别矛盾的人物形象,哪边的人物他都没做好,既不是个忠臣,也不是个好的暗桩。

真实的姚汝能。其实目前该剧还没播完,在这里我还能大胆猜测一下,可能姚汝能真的还有最大的一个幕后主使,这个人是凌驾于右相和太子之上的人,这人可能就是当今的圣人。姚汝能是圣人安插在太子身边的人,可能每个皇子身边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只是姚汝能派上了用场。圣人想要姚汝能刺探右相的虚实,这才让他成了右相的暗桩,所以这才造成了姚汝能遇到任何事都不能及时决断的原因。因为他的身份太多了,哪一步都不能走错,走错一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大局。

总结。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要说可能最不招人喜欢的几个角色,就有姚汝能吧,但是又不得不说,可能全剧中就他活的最真实,遇到任何事都先保全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有命在,才能去办别的事,他有时可能是真的迫不得已,有时又能做出自己认为对的事,整部剧中真不不好判断这个人是好是坏,也不能说这个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小人,这个人可能才是每个人碰到事情最真实的表现,在生与死面前,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张小敬那样,明知必死还要上,大多数人都会像姚汝能一样犹豫不前吧。毕竟人的命都是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