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属的其他成员一样.非洲猪鼻蛙 (理纹肩蛙属)将它尖的口鼻部当做挖掘工 具。其上的软骨组织是用来硬化口鼻部以对付坚硬的洞穴的。芽状的跖骨结突非洲牛箱头蛙,起铲子的作用。在 挖掘过程中,踵部位于身体中部后 面的地面上,然后被推向后面和侧面。其下肢部有弧度地横扫,把土 推到旁边,后肢快速地两侧来回拖动使蛙下陷到泥土中去。这种蛙凭 借向后挖洞的优势,能观察周围的环境,以逃脱捕食者的捕食并可以 向前跳跃来捕食猎物。所有的蛙类,不论掘洞与否,在跖骨的结突下面 都长有1个骨质的原大趾(一个长在 后足第一个趾头前端的多余趾骨)。 虽然很少有蛙是靠头部来挖掘的,但猪鼻蛙只用这种方式进行挖掘, 它们用口鼻部挖掘隧道,口鼻部沿着隧道向前挤,并用身体上下顶,将 隧道顶部和下方的土压实。

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魔鬼蛙,真的会吃恐龙吗

魔鬼蛙, 听名字就很吓人,这是一种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大蟾蜍,刚好处于白垩纪的中后期,和恐龙处在同一时代,所以魔鬼蛙吃个恐龙什么的也不奇怪。

非洲牛箱头蛙:非洲猪鼻蛙有哪些重要特征

非洲牛箱头蛙:非洲猪鼻蛙有哪些重要特征

从目前发掘的魔鬼蛙化石来看,可以了解到这种大蛙体长40多厘米,肢体展开超过1米,体重几公斤。这只是从发现的化石得到的数据,也许这只是一小只,当时有更大更肥的魔鬼蛙。是不是想想都流口水,这么大一只,是爆炒,还是清蒸呢。

非洲牛箱头蛙:非洲猪鼻蛙有哪些重要特征

但魔鬼蛙的名字也不是白叫的,这种蛙类竟然是有牙齿的,据估测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就连恐龙都是它的盘中大餐。我们提到恐龙往往想到的都是霸王龙这样的巨无霸,其实恐龙体型分布很 广泛,大部分恐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庞大。

对于魔鬼蛙这样的体型,对付那些恐龙幼崽根本没有什么问题。魔鬼蛙想动时就主动出击,不想动时,躲起来,照样有满地瞎跑的小恐龙送到嘴边,咬一口,嘎嘣脆,鸡肉味,有营养,怪不得连蛙类都能长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