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问题,而且老喜欢夹带私货,可惜这届的网友不好带节奏了谢邀,凭心而论,矮大紧的知识层面和见识水平无愧于公知高晓松国籍。书香门第、清华教授家庭背景,按他自己说法,在他家里硕士等同于文盲。早年成功经历也让他有足够的财力供他早早的游历世界,但在八九十年代“放眼看世界”的文青们有个通病,那就是一跪下去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诚然在八九十年代高晓松国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太大,跪下也无话可说。不说别的,差点成为第一夫人的某位都滞留叛逃,现在开个英国留学中介呢。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大部分网友见证了这二十年来国家各方面都飞速发展,帝国如坂上之云,蒸蒸日上。大部分人对国家有信心,即使有些问题也更愿意相信会在发展中进行解决。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经济发展也使的更多人可以去国外游玩,但我们的消费水平与接触层面必然与矮大紧们有很大差距,不过也更真实。这就导致他们吹嘘巴黎多么罗曼蒂克高晓松国籍、人们多么有贵族气质,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满街的屎尿屁和游荡的小偷们。所以矮大紧会在电视上猛夸印度人,因为他看到的是印度高种姓人上人们,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底层两脚畜牲们。你相当贵族不假,但我们不想做贱民。这就是公知鼓吹的照搬西方模式破产的原因,现在的网民们见识不一样了,知道西方模式并不美好,对中国模式更有信心。

与立场问题密切关联,也是矮大紧的死穴,就是他的身份问题高晓松国籍。究竟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人心态是在家里我可以骂我娘,但在外面谁敢说他一句老子揍你丫的。矮大紧的人设是想做鲁迅,但如果给“鲁迅”这种披上日本国籍,那就成了内田良平和土肥原贤二。所以矮大紧也尽力回避这一问题,否则就成了高佩奥或者高洛西,但广大网友还是很好奇,这次总统大,选,你究竟是投给特朗普还是拜登?

在操作层面上,矮大紧主要问题在于自己主观性太强,偏偏还要在历史问题上“趟雷”。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历史,华夏五千年,任何一个大王朝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元和清因为民族问题容易被无视),任何单方面的“粉”和“黑”都必然遭到反噬。但矮大紧偏偏对明朝死命的黑,说什么“三无王朝”无贤君、无良将、无文豪,即使历史懂得不多的人也听说过朱棣、戚继光、吴承恩、王阳明吧!只能说对方是有意而为的夹带私货。即使是秦隋这样短命王朝都有一大群人推崇,更何况延续两百五十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明朝高晓松国籍?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满清遗老遗少的真实性。

只能说矮大紧主观性太强,自我感觉太良好,他这这种风格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未成熟的青少年很有诱导性,但对于观点成熟的人来说会相当反感。

个人再补刀下,矮大紧的主业是音乐人,但近二十年来有何音乐新成就?之前批中国这方面、那方面不如日本,咋不提下中国音乐水平才是跟日本差距三十条街?不用平成三大歌姬,恐怕中岛美雪阿姨出来,一个个华语音乐人们就跪在地上忙着抄歌谱准备翻唱了吧?音乐人不好好搞音乐,忙着带节奏,这水平能不烂吗?

高晓松直播翻车啦!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6月28日晚上八点,一档由高晓松策划的叫做的“名人读名著”这样一个直播公益节目,邀请了包括了高晓松、鲁豫、马东、麦家等等圈内名人,向现在的年轻人分享介绍一些名著,以及发表一些毕业寄语。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原本这样一个公益性活动是挺好的,但是在直播过程中,却翻车了。高晓松等人在直播过程遭到网友怒怼,甚至于谩骂。在网友们如此激烈的反应下,高晓松最终尴尬地关闭了直播。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高晓松翻车其实是迟早的事儿,毕竟时代不同了。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这个社会逐渐趋于扁平化,曾经像高晓松那样以所谓名人身份去胡乱的卖弄观点,已经无法达到忽悠大众的目的了。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曾经,像高晓松这样一类人,他们占据着拥有统治力的信息渠道,我们大众所了解的知识有限,无法去对其言论进行一个有效的甄别。即使有人提出反对,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匮乏,也无法对其造成冲击。但是现在不一样,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传播渠道多样化。大众在看到你观点言论的同时,可以通过多方去求证或者反驳这个观点。

高晓松国籍:从公知到公敌高晓松到底得罪了谁?

这时大家就会发现,高晓松这些所谓的名人,其实也就那样。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晓松是一个音乐人,他在音乐领域确实比较专业,他的观点言论也很有价值和权威性。所以,高晓松如果仅仅只是在音乐领域发声,那绝对是没问题的。

但有趣的是,不知金钱利益的驱动,还是所谓公知的膨胀。高晓松非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领域人才,天文地理、科技百科,基本上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他的诸如《晓松奇谈》、《晓说》等一系列视频访谈类节目,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领域限制的语言类节目,他什么都讲。

当然,做这样的节目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只要你的观点足够客观、有理有据。甚至于主观一点也没有问题,针砭时弊,挥斥方遒,也算是一大看点。但,这些所有的前提是,你不能瞎讲,不懂的东西或者说不适合讲的东西,就不要讲。如果非要不懂装懂,最终便是会惨遭别人打脸。

高晓松在节目中,经常会因为相关领域的知识知识储备不够扎实而闹出笑话,讲历史,出现历史硬伤,讲军事,缺乏军事常识,等等诸如此类。

当然了,这个其实也很常见,在当下这个流量社会,本身就需要制造话题,制造争议,所有我们其实可以将其当作一种节目效果。但这是有代价的,既然有争议,那么就必然会出现认同以及不认同的两大群体。

而高晓松以前的公知形象就不复存在了,他无法再掌控话语权,更不应该占据公共资源。他只是一个观点的提出者,至于这个观点正确与否,评判权已经不再他手里了。如果非要高高在上,那么迎来的只会是更多的谩骂与反感。

这不仅仅是高晓松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当下社会所有名人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不要奢望用你的意志去代表大多数人,你最多只能影响他们。

总之,现在的网友不是那么好忽悠的,说话时最好注意点儿!玩儿音乐你就老老实实玩儿音乐,不懂的东西,不要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