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出现过,而且这位皇后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武则天,差一点点登基称帝刘娥皇后简介。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刘娥祖籍山西太原人,他父亲在宋太祖时期到四川任嘉州刺史刘娥皇后简介。但是刘娥刚出生没多久他父母便双双去世。之后刘娥在母亲娘家生活,做了一个歌女,很小便嫁给了一个银匠。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宋太宗时期,刘娥随他丈夫至东京讨生活,没想到他丈夫为了生存居然把刘娥卖了刘娥皇后简介。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只不过这一次交易却改变了她的人生。

刘娥起初被卖给了指挥使张耆,然后张耆又将刘娥送给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

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尽管赵光义反对赵恒和民间女子厮混,赵恒还是偷偷将其藏了起来,定期和刘娥幽会。

赵恒登基后(宋真宗),刘娥光明正大的进入后宫。大中祥符五年,刘娥被立为皇后。天禧年间,宋真宗身体逐渐衰弱。刘娥作为皇后开始慢慢掌握权力。真宗皇帝病逝后,刘娥临朝称制,当时年轻的仁宗皇帝多为摆设,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刘娥手里。

一日,刘娥问大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人。大臣知道刘娥想琢磨着当皇帝了,便回答道:“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也明白人心不附,遂灭了那个念头。但是她还是穿着帝王龙袍去祭拜了宋朝祖庙。

刘娥是中国历史上继吕后、武则天之后的第三位权力最大的皇后。但是他并没有像吕后武则天那样大肆屠杀反对者,诸如寇准等一众反对派刘娥也只是将他们贬出东京。而且她对于宋朝的贡献非常巨大,为后来仁宗皇帝开创盛世打下了基础。

刘娥掌握权力后,第一时间结束了真宗自澶渊之战后就停不下来的“修道观运动”,也结束了因为“大中祥符”带来的“天书政治”。朝政回到正轨,崇尚道教、求仙炼丹的风气也被打压。

当时在宋朝统治的四川地区,因为宋朝自开国后便大肆搜刮四川的财富,导致四川商人行商只能用铁钱。后来四川商人们开始用“交子”等纸质货币凭证代替铁钱交易。但是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有效的防伪手段,各种私造伪造充斥市场。刘娥得知此事后便成立“益州交子务”。由朝廷准备36万贯本钱正式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由官方发行的纸币,比西方早了6个世纪。

刘娥从一介歌女做到了大宋皇后,这本就是一种传奇,而且她掌权的时候没有学吕武滥杀,也没有走出最后一步。对当时北宋社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刘娥一生“有吕武之功,无吕武之过”。

跟隋唐皇帝选纳妃嫔时看重门阀、家世不同,宋朝皇帝则相当随意,以至于出身低贱的妃嫔并不鲜见,甚至还有先前嫁过人的女子最终成为皇后(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的例子。当然,宋朝的妃嫔们并非人人都身世低贱,其中出身最高贵者,莫过于宋太祖孝章皇后宋氏。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宋皇后的家世极为显赫,父亲宋偓是五代宋初名将,一生历事4朝9帝,官至右卫上将军,封邢国公;祖母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女儿,封号是义宁公主;母亲则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爱女,封号是永宁公主。祖父、父亲都是驸马,祖母、母亲都是公主,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宋氏成为整个宋朝出身最高贵的皇后。

刘娥皇后简介:历史上四川出现过皇后吗?

由于祖母、母亲都是公主,所以宋氏自从降生起,便自带高贵气质。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时,年仅三四岁的宋氏跟随母亲入宫面圣,老皇帝因为喜爱她的伶俐、可爱,竟然当场赏赐给她一身冠帔。宋氏长大后,不仅出落得美貌绝伦、清丽脱俗,而且喜欢读书、弹琴,是个秀外慧中、多才多艺的大美女。

乾德五年(967年),宋氏在随母亲进宫庆贺长春节时,宋太祖赵匡胤因为喜爱她的美貌多才,便像后周太祖郭威一样,也赏赐给她一身冠帔。经过这次会面后,宋太祖因为对宋氏念念不忘,所以在第二年,便将她纳入宫中立为皇后。当时,宋氏才只有17岁。

自第二任皇后王氏(孝明皇后)病逝后,宋太祖已经整整5年时间没有册立皇后,如今年仅17岁的宋氏刚入宫便成为皇后,可见宋太祖对她的宠爱,绝非其他妃嫔所能比拟。而事实也证明,宋太祖并没有看走眼,宋皇后性情柔顺、知书好礼,每当皇帝退朝时,都会“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异常的体贴贤惠。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宋皇后侍奉宋太祖8年时间,始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只好把年幼的皇四子赵德芳收为养子。好在赵德芳聪明伶俐,而且侍母至孝,多少能慰藉宋皇后没有子女的缺憾。然而这种幸福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便将这对母亲抛入政治的旋涡当中,就此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开宝九年(976)十月十日夜,宋太祖突然驾崩,年仅50岁。关于宋太祖的死因,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大谜团,正史记载的讳莫如深,民间的流言纷纷,无疑都让皇弟赵光义难以洗脱“弑兄夺位”的嫌疑。不管赵光义是否真的害死了亲哥,但宋太祖死后,他还是如愿以偿地登上帝位,史称宋太宗。

按照司马光所著《涑水记闻》的记载,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并不在宫中。而宋皇后得知皇帝的死讯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法定继承人”赵光义,而是派大太监王继恩去召唤赵德芳入宫,想让养子即位的意图十分明显。但王继恩并没有服从命令,而是向赵光义通报皇帝的死讯,并请求他火速入宫。

当宋皇后看到入宫的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时,顿时陷入慌乱之中,过了好一阵,才赶紧向后者下拜,并口呼万岁。不仅如此,宋皇后还哀求小叔父,乞求他饶过自己和赵德芳的性命,而赵光义也发誓,将与宋皇后、赵德芳共保富贵。宋太宗虽然这样讲,但登上皇位后却根本没这样做,并且对待宋皇后和赵德芳极为刻薄。

由于赵德芳差点抢了他的皇位,所以宋太宗登基后虽然表面上优宠侄儿,让他担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要职,但内心却一直想除掉他。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年仅23岁的赵德芳离奇地暴死(“寝疾薨。”见《宋史·卷二百四十二》),距离叔父登基,只有5年时间而已。

至于宋皇后本人,在宋太宗登基后不久,便被赶到寂静冷清的西宫居住,11年后又搬到更加荒凉的东宫(“太平兴国二年,居西宫。雍熙四年,移居东宫。”引文同上),而且无论在哪里,都有人对他进行严密监视。宋皇后在压抑、孤独中度过19年煎熬时光,最终于至道元年(995年)四月薨逝,年仅44岁。

宋皇后病逝后,宋太宗既不为皇嫂成服,又不许群臣临丧,并拒绝让宋皇后的神主祔庙。更有甚者,宋太宗还禁止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并将她的棺椁安置在普济佛舍长达2年之久,最终才极不情愿地让她葬在永昌陵的北面。直到宋神宗在位时,宋皇后的神主才得以祔庙,而此时距其薨逝已经超过70年。

史料来源:《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