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鲁迅先生胡适简介。胡适先生确实是一个思想家,大学者,但是他的心理素质或者说艺术修养上的局限是非常明显的。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之后,胡适的新诗《鸽子》等就已发表在《新青年》上,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时时发表新诗,他花了四年时间,出版了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尝试集》。
【胡适】
胡适对自己的这部诗集是非常满意的胡适简介,到今天我们也能说这部诗集是有历史意义的,有文学史上的意义,但是在文学上,从艺术成绩来说,不得不说是很寒碜的。
这部诗集在当时就得到他的朋友胡先骕的诗评《评<尝试集>》胡适简介,他的意见可以说是非常中肯的。首先,这部诗集一共有172页,光是自序、他序和目录就占了44页,然后旧体诗占了50页,其余的78页,像诗又像词的新体诗占了44首,胡适自己承认是新诗的只有14首,其中还有部分是翻译的诗,最后真正能称之为新诗的只有13首。这就是胡适努力了四年的新诗成果。
并且就在这13首新诗中,真正有艺术水准的诗是一首都没有。不过是“枯燥无味之教训主义”,我们如果并不相信胡适的诗歌不好,也且不举出大家耳熟能详的《蝴蝶》之类,请看胡适自认为对新诗创造最大的一首新诗,并且比旧体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名为《应该》的诗吧:
他也许爱我,——也许还爱我,——
但他总劝我莫再爱他。
他常常怪我;
这一天,他眼泪汪汪的望着我,
说道:“你如何还想着我?
想着我,你又如何能对他?
你要是当真爱我,
你应该把爱我的心爱他,
你应该把待我的情待他。”
他的话句句都不错:——
上帝帮我!
我“应该”这样做!胡适自认为这首诗是“意思神情都是旧诗所达不出的。别的不消说,但就‘他也许爱我’这十个字的基层意思,可是旧体诗能表达出来的吗”。
在《尝试集》的再版自序里,他还说这首诗是一个创造,胡适对自己的能力未免太过自信了——不客气地说,这首诗不但是古典情诗艺术的倒退,距离新诗艺术也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胡适也写剧本《终身大事》,也写小说《差不多先生传》等等,他虽然具有先行者的勇气,却缺少艺术家的才华,先行是先行了,却不能说他开辟了什么新风,做出了什么榜样。
反观鲁迅先生,上来就是一篇《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之后的《新青年》六卷四期上的《孔乙己》,六卷五期上面的《药》,这些大家都应该读过,这些小说在思想上深刻和艺术上的成就,与胡适那些幼稚的新诗和小说相比,简直有点大人打小孩一般,让人觉得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做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绕不过去的二位顶尖风流人物,总有二拨人在不断地把他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以示各自精神信仰的是与非,高与低。
说实话,魯迅先生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散文,小说,诗词,散文诗,杂文,都是光芒之作,无人能及,被誉为文豪之首,被广大的读者和人民所喜爱,更是被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极力赞扬,誉为旗帜性的灵魂人物,可见魯迅先生的文学地位有多么崇高。
据有关资料记载,主席在临去世前四天,还在阅读魯迅全集……
魯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也是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永远不会贬值和消殒,并将一代代照亮后世!
至于胡适先生呢,他和魯迅先生耕耘的领域不同,多专注于学问的研究和治学的开发,且确有卓越的建树,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国白话文和自由诗探索的开山鼻祖,无人可以替代。
尤其是他谦和的容人态度,和谦谦君子的人格坚守风骨,一向被众多文人所敬!
只可惜,由于历史原因,他把魂魄留在了孤悬的海外,至今无以回归故土。
比什么呢,他们都是中华灿烂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缺了谁,都将是无比的遗憾!
还是尊重长眠于地下的二位大师吧
,让他们静静地安息于辽阔的天地之间,继续行走于另一程旅途之上,热爱着曾经的热爱!
我们则揣着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食粮,永不停歇地谱写人生的绚丽之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