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去世后被葬于清东陵的定陵,和很多皇陵不一样的是,咸丰的定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陵,这里葬着咸丰皇帝和他的原配妻子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第二部分是两宫皇太后的陵寝,因为两宫太后的陵寝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被统称为定东陵,定东陵由分为葬着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和葬着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定陵的第三部分就是定陵妃园寝,这里葬着丽妃、祺妃等咸丰帝的十五位嫔妃咸丰皇帝的皇后。所以东太后慈安并没有与咸丰帝同穴合葬,而是和慈禧太后一样,修建了属于自己的单独的陵寝。

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什么是东太后与咸丰皇帝死后同穴

一咸丰皇帝的皇后、与咸丰帝合葬的结发妻子萨克达氏:人们普遍认为咸丰皇帝的原配妻子是慈安皇太后,实则并非如此,慈安太后是咸丰二年通过选秀入宫的,初入宫时,她只是咸丰皇帝的贞嫔,后来由于深受咸丰皇帝宠爱,她在八个月内就由嫔位升至皇后,而在此之前,咸丰皇帝的原配结发妻子已经去世,所以皇后慈安和懿贵妃慈禧,实际上是没有见过咸丰帝的这位原配妻子的,她姓萨克达氏,是道光皇帝在咸丰帝做皇子时为其挑选的妻子,萨克达氏出身官宦人家,是满洲名门望族,所以为人非常有修养,咸丰帝对其非常宠爱,夫妇二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是天不作美,萨克达氏在婚后三年既去世了,年仅十九岁,萨克达氏去世后几个月,道光帝便驾崩了,二十岁的咸丰皇帝即位登基,萨克达氏被追封为孝德皇后,后来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萨克达氏被咸丰帝葬在了自己的地宫内,成为了唯一一位和他合葬的人。慈安去世时咸丰皇帝已经入葬二十余年,并且在咸丰皇帝地宫内,也并未留下任何位置,所以慈安只能单独下葬,并未与咸丰帝合葬。

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什么是东太后与咸丰皇帝死后同穴

二咸丰皇帝的皇后、葬着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咸丰帝去世后,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此时慈安太后作为咸丰皇帝曾经的中宫皇后,她提出了两宫太后百年之后的归宿,即不与咸丰帝合葬,而是单独修建陵寝,这在清朝也并非首创的先例,之前的康熙帝祖母孝庄文皇后和乾隆生母孝圣宪皇后都是单独修建陵寝。慈安太后既然单独修建了陵寝,作为妾室出身的慈禧太后自然没有理由与咸丰帝合葬,于是两宫太后在咸丰帝的定陵东边分别修建了自己单独的陵寝,慈安太后的陵寝为普祥峪定东陵,慈禧太后的陵寝为普陀峪定东陵。光绪七年,四十五岁的东太后慈安暴崩于钟粹宫,慈安太后去世后,葬于自己生前选好的普祥峪定东陵。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孙殿英在洗劫东陵诸帝陵寝时,慈安太后的陵寝也未能幸免,慈安太后墓室内的珍宝虽然不及慈禧太后陵中那样丰富,但是同样也陪葬了大量珍宝,这些珍宝都被孙殿英及其部下洗劫一空,因为慈安太后不及慈禧太后那样出名,名声也比慈禧太后好,所以关于她的陵墓被盗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历史上记载的也相对较少。

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什么是东太后与咸丰皇帝死后同穴

原创咸丰皇帝的皇后:历史课课代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逃亡热河起因于1860年8月英法联军登陆北塘咸丰皇帝的皇后。8月21日,驻守大沽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兵败,向咸丰皇帝密奏,用十分隐晦的词语希望皇帝做好避难热河的准备。

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什么是东太后与咸丰皇帝死后同穴

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什么是东太后与咸丰皇帝死后同穴

(咸丰帝画像)

此后,面对英法联军占据天津,即将进逼北京的态势,咸丰皇帝面上装出要御驾亲征的气势,私下里即开始准备逃难。因当时有谣传联军将在9月12日进攻北京城,清廷下密令,从大兴、宛平等县征调大量民间的车辆入京。

(西方美术作品:八里桥之战)

9月21日,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战败。当天晚上,咸丰帝在圆明园得到战败消息,担忧英法联军即将进攻北京,“内外惊惧,彻夜匆忙,立传预备”。第二天上午,咸丰帝即秘密从圆明园向北出逃,北逃时由于非常急促,首先出发的只是咸丰帝和惠亲王、怡亲王、肃顺以及几名军机大臣,“车马寥寥”,后宫等都是之后才追上了咸丰帝的队伍。

据称,当天大部分文武官员还都蒙在鼓里,一些官员到圆明园觐见时才发现人去园空。

逃跑路上的咸丰帝可谓十分狼狈,出逃时乘坐的是端华所用的旧马车。9月22日当天,因为御膳房等都没有跟上队伍,有说法称咸丰帝当天只吃了两个鸡蛋,也有说法说只喝到了半碗小米粥,而且晚上睡觉没有被褥,为此而大哭。就这样走走停停了一周时间,在9月30日到达热河,暂驻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