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让娴贵妃那拉氏当皇后的并不是皇太后钮祜禄氏,而是乾隆皇帝辉发那拉氏。至于乾隆以太后的名义立皇后,这只是古代社会的常态,因为古代讲究以孝治理天下,皇后作为儿媳,要伺候婆婆并得到婆婆的认可,乾隆立娴贵妃为皇后时打着太后的名义,言下之意就是说明娴贵妃为皇后名正言顺。

辉发那拉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乾隆十三年三月辉发那拉氏,乾隆皇帝携生母崇庆皇太后和皇后富察氏一起东巡,富察皇后一路小心伺候婆婆,在登泰山游玩途中,皇后感染风寒。但她唯恐败坏太后游览的兴致,一直强行忍耐,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到了德州时不治而亡暴死途中。

辉发那拉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虽然乾隆皇帝隆重为富察皇后治丧,并给与了她一个美谥孝贤皇后。但根据现在披露的清宫档案来看,孝贤皇后尸骨未寒辉发那拉氏、刚刚去世不到七天,乾隆就开始在后宫物色新的皇后人选了,而且迅速选定了娴贵妃辉发那拉氏为新皇后,并得到太后首肯。至于乾隆在数月之后才昭告天下,那只是公布程序的滞后问题,实际上孝贤皇后刚死就已经内定好新皇后了。

辉发那拉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辉发那拉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辉发那拉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但乾隆又不想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声辉发那拉氏,于是掩耳盗铃的设置了一个“摄六宫事皇贵妃”尊号,内定皇后娴贵妃首先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以皇贵妃身份正式行使皇后权力,并在富察皇后一周年忌日后行册封礼,孝贤皇后三周年忌日后册立为皇后。

当时乾隆后宫中和娴贵妃并立的有比较受宠的纯贵妃,而且纯贵妃相比娴贵妃,还生育有子女,那为什么乾隆最终选择了娴贵妃为皇后呢辉发那拉氏?

孝贤皇后去世时,乾隆皇帝春秋鼎盛,刚刚三十八岁,正当壮年,而他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也身体康健。正当盛年的皇帝上有皇太后需要儿媳妇侍奉,下有六宫群妃需要统领,因此乾隆和太后确实都觉得宫中需要有一个皇后主妇来伺候自己。

新皇后的人选,不是从外引进就是在后宫旧人中选拔。从外面引进的话,乾隆只能通过八旗选秀这个途径。参加八旗选秀的秀女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七八岁之间,而乾隆此时已经将近四十,乾隆皇帝本人不愿意老夫少妻,他不希望一个少女在名分上能和自己平等匹配。所以他只能从后宫中选择。

而后宫中的话,娴贵妃确实是最恰当的人选。首先她出身不错,清朝皇后一般来自满洲大族,娴贵妃是辉发部贝勒王机砮的后代,隶属镶蓝旗,因此继后出身可谓满洲八旗大族。而当时和娴贵妃同封贵妃的纯贵妃苏氏,虽然诞育了二子一女,但她却是汉女出身,在家世方面就完败于娴贵妃,根本没有立后可能。

其次,娴贵妃是雍正帝亲自赐给乾隆的侧福晋。在雍正十二年的那次选秀中,辉发那拉氏被雍正帝看中,亲自指婚赐给宝亲王为侧福晋,由于“皇考亲赐”这层关系,因此娴贵妃虽然没有生育,但她超越众多生育过子女的妃子,长期位列后宫众妃之首。

娴贵妃家世不错、又有雍正亲赐这层特殊荣耀,因此乾隆和太后一致认可她是完美的皇后人选。从史料来看,乾隆继后是乾隆皇帝主动而且心甘情愿立的,并非他找借口和网络渲染的是在皇太后的压力下被迫立的,观者当明知。至于乾隆和继后日后决裂一事,那是后话。

从官方资料上找不到慈禧身世,从现有资料中只能推测她生于北京,较盛行的观点是她是满洲镶蓝旗人,曾祖吉即郎阿,为嘉庆朝军机章京,补授户部员外郎,掌银库事务,由此可见,她们家应挺有钱。

其父惠征,死于咸丰二年,他病死在镇江,为安微宁池太广道道员,为了躲太平军跑到镇江,跑时带了很多的官银,野史说慈禧早年丧父,吃不上饭,当起二人转演员给人家扮丧娘,这是不负责任的胡说八道。

咸丰十一年,慈禧听政后,把她爹改为满洲镶黄旗,搁现在等于入了北京户口,子女都进了体制内行走。

慈禧的身世记载过于简略,有许多空白让人瞎想,所以众说纷纭,提问题者的说法便是其中之一。

最离奇的说法是慈禧出生在东北的大城市铁岭,是赵老师和那老师的祖先,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