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那就数《一句顶一万句》
一般来说刘雨霖,影视剧里的男主要么多金要么帅,要么有理想有抱负。
女主都善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刘雨霖。
有部电影偏偏就要搞不一样刘雨霖。
男主比武大郎没用窝囊,女主比潘金莲水性杨花刘雨霖。(引用了夸张滴手法)
《一句顶一万句》
电影豆瓣评分不高,只有6.3分刘雨霖。
不过原著小说评分高达8.7分。
河南作家刘震云的代表作。
作者凭借这部小说获得矛盾文学奖。
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大气磅礴。
只不过表现手法不同,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简化。
导演是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
只能说刘震云比较宠爱女儿,小说是本好小说,电影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在电影里看到了藏在婚姻里的现实和无奈。
不能。
关于这个问题,今年初我在刘震云先生来奥地利推广他女儿刘雨霖导演的《一句顶一万句》时,曾经问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您觉得曹雪芹如果在当下发表红楼梦,还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吗? ”
刘震云先生的答复是:“优秀的作品总有一天会被人看到的。”
对于他这个“锥刺囊中”的答复我并不满意,因为这“总有一天”的概念相当模糊,而曹雪芹穷困潦倒,至死都没有看到这天。
我认为,即使金老的作品如此通俗,如此优秀,如此平易近人,要是放在当下,极大的可能依然是——“扑街”(网络文学名词——作品失败)。
不信?现在假设我们金老是个文学新人,手里攥着一把《射雕》、《天龙》、《笑傲》的底稿,对未来充满信心,认定自己一定会叱咤风云......
1.他当然还是先走了传统路线:投稿杂志和报社,争取连载出书。
可是而今的传播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的地位大幅下降(比如金庸先生当年创立的明报),而电子书、网络文学网站大行其道。推广的方式则多采用社交媒体比如微博微信脸书。
而今的文学作品,如果纯走出版社路线,很难出头,出版社一般都采用作者自费包销的方式降低风险,或者直接就只是卖书号,因为卖不动书。
举个例子,即使经过《北京爱上西雅图2》的影视加持,译林出版社《查令十字街84号》销量也只是从10万涨到80万册。
而金大侠的书盗版正版加在一起估计都有上亿本了......
况且还有一个大问题:
中国2016年图书市场2016年是170万种,新书品种21万......
且不说是个人现在就能出书,就是矛盾文学奖的作品也没几个人看,何况一个“新人”呢?
最糟糕的是:这年头都没人看书了,大家全在忙着挣钱,不信可以扪心自问或者问问朋友亲戚,去年看了几本实体书?最关心的,估计是鹿晗关晓彤啥时候有孩子。
所以走了传统路线的金大侠,恩,扑街,妥妥的。
2.传统不行那就跟上时代!我们看到了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赶紧帮金老出主意——走网络文学路线!君不见唐家三少版权上亿,秒杀所有传统作家吗?
但是10年网文,产生的作品量远大于中国5000年产生的所有文学作品,比如光阅文集团就有一千万本小说,每年新出50万本,400万作者,以90后为主......金老我就问你怕不怕!
金老想了想,不试一下怎么行?于是把《笑傲江湖》恭恭敬敬送到某知名文学网站小编手中,小编刚满18岁,自然不知道金老作品的好。
他吐沫横飞地在qq里“教课”:“咳,我说你这本书主角出来也太晚了,差评!你知道爽文该怎么写吗?要开金手指!要多女主!现在没人写武侠了,你这是扑街题材,赶紧转玄幻,我帮你改!我晕,你这本书居然隐射zz,要被网警拉去喝茶的,不签不签!”
过会来了条消息:“你文笔还挺好,不如来我们这当写手吧,写类型文,用套路,再加上日更一万的写作神器(抄袭机),包你很快成神!”
金老看看那个网站首页上满眼的异能兵王灭世神和霸道总裁爱上我,想了半天怎么能让他的《笑傲江湖》在这样的江湖里笑傲,最后悲哀地摇了摇头。
他默默地换了个网站,又换了个,直到他发现基本所有文学网站的首页内容似乎都是近亲交配的产物,愤怒地关上了电脑......
3.走"国际金"路线如果“新人金”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我觉得挺对不起金老的。
我觉得起码还有最后一种方法:就是从外向内推。因为即使是现在,金庸的书在国外也完全没有大火起来,而中国人有个习惯:老外说好的,才是真好。
所以大刘的《三体》之前10万就贱卖了,而现在拿了雨果奖,悔到肠子青;《北京折叠》都不知道说了些啥,但是因为拿了雨果奖,马上就成了神作。
所以金老赶紧跑去海外最大的武侠网站,找热心的歪果仁把自己的小说翻成外语,听说那三家最大的网络文学翻译网站Wuxia World、Gravity Tales、Volaro Translation合计月活跃读者数已达550万了耶!自己的射雕三部曲怎么也该能有日均20万的阅读量吧!
但是他不幸地发现,这些网站主打的是“我吃西红柿”等大神,恩,歪果仁也喜欢脑洞清奇的仙侠玄幻,看来中外热血少年们在这个时代选择的毒品是一致的。
而网站编辑也只好遗憾地告诉金老:"不是您的书不好,也不是您的书不好翻译(人家玄幻比你难翻多了),而是您的作品跟读者的品味脱节了哦。这年头,00后哪个还看古龙啊,况且您的文还没人家古龙脑洞大,您知不知道,得00后者得天下哇......"
金大侠,吐血三升,血流不止......
亲爱的金庸迷们,你们能给“新人金庸”想想别的什么办法,让他在这个浮躁的、碎片化的时代也能脱颖而出吗?
以上内容主要改编自我在维也纳大学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鉴赏》。
答题不易,请关注小编这里还有极好的明朝背景的武侠小说连载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