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陈密。

陈密:从“奏事”到“秘旨”,古代的大臣是怎样跟皇帝打小报告的

从古代开始,官场内就存在告密现象,一些官员或者出于公心,或者出于私怨向皇帝秘密报告一些事物陈密。早期,官员会通过正常的奏事方式向皇帝弹劾、告发某些官员。在汉代,统治者就接受大臣公开的上书,最有名的就是废帝刘贺在位时期,大将军霍光协同丞相杨敞等数十位官员联名向皇太后上的废黜刘贺的奏章。另外一些近臣也向皇帝私下里打小报告,史书上用“馋”这个字描述类似行为。比如汉惠帝时期,赵王刘友的妃子向吕后诬告刘友造反。汉宣帝时期的中书令石显经常在汉宣帝面前说重臣萧望之的坏话。至于统治者如何看待这些小报告就要看统治者的智慧了。

陈密:从“奏事”到“秘旨”,古代的大臣是怎样跟皇帝打小报告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陈密。

陈密:从“奏事”到“秘旨”,古代的大臣是怎样跟皇帝打小报告的

一般得国不正或者法统存在问题的王朝会更重视告密这种行为。比如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陈密,得国不正,就一直非常在意大臣们的思想动向。她是首个在国家层面提倡告密的皇帝。在武周时期,告密之风盛行。国家下达诏令规定凡是要告密的人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地方政府都不得查问,直接给予五品官员的待遇,护送至京城,如果告发情况不属实,也不会受到惩处。武则天还设计了一种铜匦(类似于邮筒),时刻接受具名或者不具名的举报。一时间人人自危,加上武则天时期酷吏横行,一旦被别人诬告,落到了酷吏们的手里,那一定是会被屈打成招,弄不好还会直接被拷打致死。所以,人人都很害怕自己被告发。武周时期可以说是历史上告密最严重的时代,但是后代当中也有效仿者。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低微陈密,对于文武官员有天生的厌恶和不信任感。所以,他变被动为主动,不用官员打小报告。直接设置拱卫司、锦衣卫负责打探官员的一切情况,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到了清代就建立了密奏制度,官员可以向皇帝直接上折子密奏,中间不用经过任何其他手续,可以直接进入中央专设的“奏事处”,而后上达天听。

无论是汉代的奏章,武周的铜匦,朱元璋的锦衣卫还是清代的密奏,都是统治者为了强化对于国家官僚体系的控制而做出的举动,表面上是为了整肃吏治,但实质上造成的冤狱数量非常之多。武周时期,甚至出现了人人自危,惶惶不能终日的景象,可以说对于国家文官体系的建设弊大于利。

文:经典守望者

喜欢就关注呗。。。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主持人:张明、薛林、王旭、璐璐、于洋、陈密

1. 开场舞蹈(向北方)

2. 歌舞《激情嘉年华》

3. 歌曲《回家的人》

4. 小品《心甘情愿》

5. 儿童歌舞剧《小兔子乖乖》

6. 时尚歌曲串烧

7. 小品《疯狂炒作团》

8. 光影互动秀

9. 歌曲《暖暖》

10. 儿童互动相声《我要上春晚》

11. 歌曲《祝福新家园》

12. 歌曲《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喀秋莎》

13. 小品《真情不扰》

14. 芭蕾舞《萌》

15. 歌曲《Nobody》《2 Different Tears Chinese》

16. 小品《开门》 (skit)

17. 歌曲《羽泉经典歌曲联唱》

18. 京剧《今夜无人入眠》

19. 小品《不是两瓶酒的事儿》

20. 歌曲《不潮不用花钱》《爱笑的眼睛》

21. 小品《相亲》

22. 歌曲《世界》

23. 尾歌《同一个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