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从小跟项羽一起长大,并且项羽一起义他就跟着项羽项羽手下大将。所以项羽对他十分信任并亲近。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项羽对他格外器重,视他为臂膀。但是他却在潍水一战败给了韩信,直接导致了楚汉形式的大逆袭。
公元前203年项羽手下大将,韩信对齐国发动突袭,十月韩信攻下齐国都城临淄。韩信攻下临淄后,又趁势向东追杀齐王田广。田广向项羽求援,项羽派龙且率领20万精锐救援齐国。十一月,龙且和韩信在潍水对阵,随后爆发了影响楚汉形式的重要一战潍水之战。
但是龙且手握20万大军,又刚刚打败英布,可以说士气正盛项羽手下大将。而韩信只有五万兵力,按理来说龙且胜算大很多。但是龙且最后兵败被杀,二十万大军伤亡殆尽,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其实龙且失败是有原因的,他败的一点都不冤枉。
潍水之战前有人给龙且献策“让齐王派人去招抚那些已经失去的城邑,让那些城邑的百姓起来反叛韩信,韩信就得不到补给,这样就能不战而让他们投降”项羽手下大将。但是龙且却说自己了解韩信,认为一个寄食于漂母还受过胯下之辱的人不足为惧。他直接否定了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认为让韩信不战而降,不能提现自己的功绩。龙且这样已经犯下了兵家大忌“轻敌”而且还“贪功”,已经也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实韩信并不是龙且眼里那么简单的一个人项羽手下大将,他是一个深懂兵法谋略的军事家。早在两军对阵潍水的时候,韩信已经命人连夜用沙袋堵住潍水的上游。随后他才率领一半的渡河去攻打韩信,随后假装战败,往后败退,骗龙且过来追。
龙且果然上当,大笑道“韩信果然胆小如鼠”。于是他亲率大军渡河追击韩信。龙且的先头部队刚渡过潍水,韩信就令人挖开潍水上游的沙袋。一时间大水奔泄而下,龙且的大部队被阻断没法过潍水,楚军一时间大乱。因为渡过潍水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楚军,韩信迅速组织反击。最后龙且被灌婴手下丁复斩杀,而潍水对岸的楚军主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主帅被杀,而无能为力。龙且被杀后,楚军大乱。韩信乘胜追击,活捉齐王田广,楚军二十万精锐也几乎全军覆没。
潍水一战成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项羽赔了夫人又折兵。潍水之战,不仅让项羽痛失爱将,更是促使得后来项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项羽死后投降刘邦最有名的大将就是季布了。季布为人重信诺、讲信用,当时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的成语就是从季布得来的。
季布在项目手下时,曾屡次让刘邦收到困窘。项羽死后,刘邦出千金捉拿季布。季布先后躲到姓周的一家,后来,又躲到当时大侠朱家家里,朱家又劝说夏侯婴劝谏刘邦.经过夏侯婴的劝说,刘邦不仅饶恕了季布,并任命他做郎中,后来,在惠帝时期,季布又担任中郎将,文帝时期,担任河东郡守。
季布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做丁固,也称丁公.项羽失败后,他去拜见刘邦,想要得到任用,结果被刘邦斩首示众,并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其目的是"让后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
此外,还有项伯,就是在鸿门宴前他向刘邦通风报信,宴会上,范增要项庄舞剑,趁机杀掉刘邦。危机时刻,项伯也拔剑起舞,遮蔽刘邦。由于在鸿门宴护驾有功,在项羽死后,被刘邦封侯。
九江王英布也是项羽手下大将,不过在项羽死前,就已经投降刘邦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