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结局,袁春望结局死了。

袁春望就像是男版魏璎珞,但更加心冷心黑,仇视爱新觉罗,一心向上爬;他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救璎珞,细心照料,可以给失恋的魏璎珞一个安心的怀抱魏璎珞结局。他不骄不躁,步步为营,粥棚前能毫不犹豫斩杀闹事者,行事果断阴狠。

但是后期袁春望会黑化魏璎珞结局,而且在片花中有袁春望强行给魏璎珞喂饭的镜头。因为魏璎珞成为了皇帝的妃子,这令袁春望无法接受,袁春望的仇人就是皇帝,但是魏璎珞要完成富察皇后的嘱托,帮助乾隆度过险境,从此袁春望和魏璎珞成为敌人。

为了复仇袁春望投靠继后,也是魏璎珞最大的绊脚石魏璎珞结局。后宫就是这样,再亲近的人也有可能因某件事翻脸,谁有能保持赤子之心呢?袁春望的黑化也是后宫的真实写照,不仅是他还有娴妃,纯妃,尔晴等都是被自己的心魔所连累,这样的话袁春望的结局也不会太好。

《宝莲灯前传》杨戬与西海三公主寸心魏璎珞结局,两人一千多年的夫妻情,终究还是有缘无分。

魏璎珞结局:延禧攻略袁春望结局是什么

“你可知做司法天神的代价是什么,就是要我休了你。”___杨戬

魏璎珞结局:延禧攻略袁春望结局是什么

魏璎珞结局:延禧攻略袁春望结局是什么

相遇初始,杨戬被天庭通缉,他是姬瑶与凡间的男子所生的儿子,因为救母亲他劈了桃山,玉帝恼怒派十大金乌要将姬瑶晒死。杨戬力竭之后坠入西海,带着一身疲惫与伤痕被寸心所救。

寸心是西海三公主,四海之内独一无二的绯龙。她救了他,也是因为她,杨戬才得以有机会上天,更别说后来与嫦娥的交谈。可杨戬却说:“如果你不选择救我,那么一切都结束了。”

杨戬对抗天庭,寸心一路相助。因为被天庭开罪,她连家都回不去了。因为他亏欠了她,连累她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为了给她一份依靠与归宿,他许了她一份婚姻,在恩师,妹妹和兄弟们的见证下,他娶了她。并且承诺她:“在妻子的这个位置上,没有人可以替代。”言犹在耳,他们做了一千年夫妻,但有的只是无尽的争吵,反反复复地彼此折磨,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痛苦。

杨戬对于家庭是渴望与重视的人,他向往的和认为美满良缘就应该是他父亲与母亲的模样,可别忘了他们共有一颗心,不用言语便已是心意相通。但他跟她寸心,不是。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性格。

寸心就是没长大的小孩,为了能吃到糖就可以哭闹,作,无理取闹。她过去的生活里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可杨戬他是被迫长大的野小子。兄长被天兵绞杀,自己死里逃生又有妹妹要照付。他一直在跌跌撞撞里摸索着:到底要怎么活下去,有尊严体面地活下去。他是苦水里泡大的人,他其实没有尝到多少甜头。

杨戬更多时候是要去承担很多的责任,因为他要扮演不同的身份与角色,面对天庭的时候,他的桀骜不驯,铁骨铮铮,对待妹妹的时候,他粗中有细,关怀备至;面对朋友时,他豪爽,慷慨。面对兄弟时,他不拘一格,众人眼中的杨戬几乎是完美的,没有缺点的。可他在面对妻子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的。

寸心是有些脾气的,因为她更多时候她其实只扮演了一个角色__她只是杨戬的妻子,她不是什么西海三公主,不是她自己,当她嫁给杨戬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只是被父母宠爱娇惯的公主,她成为杨府的女主人,她要在他身后去管理好整个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虞,所以她必须懂事,温柔贤淑,蕙质兰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甚至要见得了,世俗风浪还要宠辱不惊。不吵不闹的安分在杨戬身边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胡闹,吵着要糖吃的小女孩了。

杨戬他不只是一个丈夫,一个只属于寸心的丈夫,可寸心执拗地认为,他就应该是她一个人的。

这是她的本分,而不是应该的。所以她不够稳重,她不够懂事,因为她没有尽到身为妻子的本分,她经常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人仰马翻的,折腾得杨戬不愿回家。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她,所以他逃避,以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距离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在爱里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因为爱,所以慈悲。

有多少人在看剧的时候,是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的,她只是杨戬的妻子,而不是她自己。

家庭的经营,更多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的课题,不会单纯的只是一个人单方面的维系,喜欢可以,但爱不行。所有的一切是体现在两人彼此尊重,与相互依赖,没有人天生会爱,爱是需要学习的。

跟父母对孩子不求回报的奉献不同,夫妻之间的相处,是要彼此认同,是要在一个相对平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不用去计较谁爱谁更多,但爱要适度,而不是失衡。

杨戬是有大爱的人,他能平等待人没有分别心;喜好交友,身边总有一堆人,有梅山兄弟,就算是对哮天犬都能一视同仁,因为他的慈悲,所以他在下界时就有些名望,众人交口称赞的他却没能给妻子足够的安全感,甚至于很多时候,寸心是很委屈的。因为被忽视,被冷落,她渐渐地觉得自己不被爱。

看剧时有人说寸心太任性,骄纵,无理取闹,不懂事;她作为高高在上的西海三公主,从小被龙王王后捧在手心的宝贝,吃糖对她来说太容易了,但意味着她吃不了苦吗?其实不是的。

杨戬就是寸心要不到的一颗糖。

杨戬他所想的都是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慷慨地给予别人,因为他所拥有得太少,当他能够拥有得时候他就习惯去分享,习惯去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施比受,更能让他的内心世界得到丰足;当你极度匮乏,很想要拥有,可真的拥有了,就又觉得微不足道了。寸心她之前的经历让她习惯了被所有人围绕和簇拥,她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所能拥有得的都太容易,如果不是全部,面对的她却缺失太多。

“你爱我远不如我爱你的十分之一。”这是她一千年来最大的代价。没有什么是本分,只是,因为爱得太多,爱到失掉原本那个明媚的自己,那个爱恨随心,无拘无束的自己。

因为寸心从小是被宠爱着长大的,她会认为她所爱的人必然只需爱她一人就够了,他跟杨戬的成长环境截然相反,他有妹妹,有兄弟,有哮天犬,有天上地下那么多的朋友,他的责任必须让他去为别人奉献他也习惯这种付出不计回报,但寸心不是,杨戬的世界有太多重要的人存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被忽视滋味肯定不好受尤其寸心爱他胜过一切,她将他看做全部,付出却没有得到她所认为的回应,她不甘心,所以她闹她作,她轻易挥霍掉了杨戬对她积攒下为数不多的耐心,当爱变成恨,与怨。最后不过是相看两厌,因为一个不懂如何表达爱,一个不明白怎样去付出。

杨戬的感情世界本就有所残缺他极度匮乏,可寸心却只是一味索求;他给不了她所要;因为寸心对情感的需求大过一切,她为了他几乎斩断了所有的人脉,她的世界除了杨戬一无所有了,杨戬就是她情感里最重要的一个支柱,她希望他能为她着想,为了她去建功立业,去跟天庭交好,背后是因为她不想让杨戬一直背负“通缉”的污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偏偏让这个恋家的小女儿生生一千年连家门都不敢进。

可杨戬他又做了什么,他依旧我行我素。他最后接下天庭的职位相信也是有过一番挣扎,但那应该也是因为受够寸心的情绪与脾气,他真的没有耐心再去包容与宽宥她的歇斯底里了。所以他逃避了。但寸心会变成那个模样,杨戬是有一定责任的。因为他没有尝试去了解她到底为什么会从一个善良的女孩变成蛮不讲理的怨妇,他更多的时候,是回避,回避不了就针锋相对。

因为她生来高贵,而他却骄傲。谁都不愿意低头,谁都不愿意认输。

他既然选择了接受,却没有真心接纳;既然呵护了,为何不偏爱到底。

杨戬一直希望他跟寸心能把日子过成像他父母亲那个美满又和乐,相敬如宾,再有个一男半女,可成亲数载,这个愿望始终没能实现。他承诺寸心的:沧海桑田,至死不渝。也仅仅是空许诺。

她跟杨戬的感情就走不下去,和离对他们两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比起相互折磨,不如坦然放手,寸心需要成长,杨戬也同样需要成长!

最后的最后,杨戬成了司法天神,公正无私,不曾徇私枉法,但曾经的朋友,兄弟,妹妹,都远离了他,就连他所恋慕的人都反过来站到对立面去指责他的时候,只有她一如既往的在他身边陪伴和支持

把你的爱都留给你所爱的众生吧。

她到最后还是没舍得苛责他,即使她知道,他没有想象中爱她。但她爱他,这就足够了。

寸心被褫夺封号贬回西海,至此她终于能做回最初的自己,也终于能回家了。

这对之所以意难平在于,直到诀别的那一刻,众人才明白曾经的他们彼此是想拼尽全力奔向对方的,但同时也是遍体鳞伤,世界上最痛莫过于,曾经属于但却无法再拥有,失去了,就永远的失去了。

戬心应该是最符合玻璃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