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八十回前寡妇王二嬢,王夫人的儿媳妇只有一人,就是李纨,李纨也为王夫人生了唯一的孙子,按理这两人应该关系特别好,谁想,通篇李纨和王夫人互动少的可怜,也从不见李纨单独在王夫人面前,两人几乎私下零交流,之所以这样,我认为起码有三个原因。
【一】李纨抚养幼子贾兰是第一要务
李纨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贾珠是特别合适的甚至长脸的,王夫人完全没理由对李纨不满意寡妇王二嬢。尤其她肚子争气又给王夫人生了孙子贾兰。如果贾珠不死,李纨一定是王夫人心中第一得意之人。
贾珠死后,李纨心如枯槁,年轻丧夫对谁都是致命打击寡妇王二嬢。还好她有儿子贾兰,李纨将全部心神寄托在贾兰身上,照顾好贾兰是李纨人生第一要务,王夫人也不会不识眼色还要求儿媳妇膝前承欢。李纨早晚问安一丝不差,已经尽了本分。
四十五回寡妇王二嬢,王熙凤给李纨算账: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地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
李纨的待遇是王夫人和贾母给争取的,从此点看,王夫人对李纨是足够重视的寡妇王二嬢。
【二】
李纨是寡妇,平时照顾儿子,不能在婆婆面前承欢是正常的。寡妇玩笑都要有度,大说大笑都是轻浮。李纨不可能王熙凤一般在王夫人面前表现。她在家中只负责照顾小姑子日常,也没有具体工作,不用和王夫人汇报,两人之间交流少也属正常。
王夫人本就是木头人,对人冷淡,遇上李纨心如枯槁更冷淡,婆媳二人见面也实在没话说。但即便这样,王夫人对李纨还是看重的,不但给她申请福利。王熙凤病倒后,还让她协助探春管家。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整理了儿子房中不放心的晴雯等人,顺手将孙子贾兰的奶妈也处理了。
我前儿顺路都查了一查。谁知兰小子这一个新进来的奶子也十分的妖娆,我也不喜欢她。我也说与你嫂子了,好不好叫她各自去罢。况且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子了。
王夫人并不是对李纨贾兰母子不关心。只是比较儿子贾宝玉,确实远远不如。
【三】
王夫人没有理由讨厌儿媳妇李纨和孙子贾兰,但要说婆媳祖孙三人之间完全没问题,也有失偏颇。贾珠的死还是造成婆媳祖孙之间的裂痕。
王夫人好好一个儿子突然死了,古人迷信,儿媳妇克夫孙子克父的说法王夫人不会不想。李纨失去丈夫,以贾政对贾珠的期望,管教严厉,我推断贾珠绝不是一病死了。《红楼梦》中描写了四个青年男子的死亡,冯渊,贾瑞,秦钟和贾珠。前三个都是被打后身死。再联系贾宝玉被打,王夫人李纨的异样表现,可以肯定,贾珠应该是被父亲责打后引发并发症而死。
(王夫人)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呀……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李纨当着公婆众人面前放生痛哭,是彻底的释放,也是非常不合礼仪的。如果贾珠正常死亡,李纨必须更隐忍,否则会被人说闲话。李纨大哭表明贾珠死得蹊跷。
王夫人认为媳妇和孙子克儿子,李纨同样会认为丈夫的死与公婆责打有关。王夫人失去儿子,李纨失去丈夫。两人心中都痛,都有怨气。婆媳二人根本不可能感情融洽,互相认可,相看两不厌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如果您想点赞,也烦请点击关注下作者^_^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实际上这才是汉人的传统叫法。为了免喷,首先说明一下:我住在重庆几十年,但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
到重庆后,发现重庆(四川)的很多称呼,符合中国传统(当然传统的不一定都与现在的伦理相符合)。
比如爷爷奶奶,叫公公婆婆,这是汉人自古的称呼(至少宋以前是这样,元以后就有点乱了,这里不论证了)。
而且称呼外人,一定要用父亲这边的,以避免有占便宜之嫌。
比如提问,为什么阿姨叫孃孃?阿姨是小姨的意思,是母亲的亲戚。而孃孃(还有些地方叫姥姥)是姑姑的意思。明白了吧!
比如,喊叔叔,不能叫舅舅(真正的舅舅除外)。上海人喊舅舅是亲热,在四川重庆就是骂人了(不是真正吵架时的骂人,占点便宜的意思)。在上海,有些年长一点拿年轻人开玩笑,说是年轻人的老丈人,因为是长辈而占便宜。但在四川重庆这是吃亏的,因为你女儿嫁给他了。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父亲的亲戚是家人,而母亲(包括女方)的亲戚是外戚(才有外公外婆的称呼)。还有就是添人进口(娶妻生子)是占便宜,嫁女是吃亏。
四川重庆一方面传统文化非常强(可能是受战火影响较少),另一方面女性地位是全国最高的。
当然,四川曾经湖广填四川,带来各种民族、习俗的融合。
不仅四川,全国由于民族融合和大迁徙,造成现在的称呼各异。这是历史的发展,没有对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