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大唐第一位被追封皇帝的皇太子李弘怎么死的,那么李弘何许人也?有什么功绩被追封为皇帝呢?又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呢?我们来一一解开。
李弘,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从武则天从感业寺回来后第二年就剩下这个长子李弘。永徽六年,武则天通过自己手段,不惜牺牲自己女儿性命,使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武则天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而李弘成为了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和弟弟李贤被晋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
次年,高宗废黜太子李忠的太子位,为此李弘坐上了皇太子之位,此时李弘仅仅四岁。
这位太子很受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视和宠爱,太子也争气,重视治学。龙朔元年,太子命许敬宗,上官仪等收集古今名篇,选五百篇编纂《瑶山玉彩》,得到高宗奖赏,还上书给孔子的名徒颜回,曾参追赠官爵。当时高宗和武后经常去洛阳,而太子也多次监国,监国中提出让两位姐姐出嫁,也多次赈济穷人,把土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人。
上元二年,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随帝后去洛阳行宫,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同年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因李弘无子,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中宗李显继位后,给自己哥哥上庙号义宗,并在太庙祭祀。到了睿宗时,官员上奏,因李弘没做过皇帝,在太庙祭祀不合礼仪,于是睿宗下令将李弘迁出太庙,另建庙祭祀。玄宗时,又有人上奏李弘庙号义宗不合规矩,玄宗准奏,又去庙号,从此只有孝敬皇帝的谥号了。
《神探狄仁杰》中李弘明明没有做过皇帝为何被称为孝敬皇帝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是一部好评如潮的优秀作品,剧中人物元芳和狄大人更是网络热词。
这部剧来自于一个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是他呕心访日沥血创作了这部侦探小说巜大唐狄公案》,于是狄仁杰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
历史上的狄仁杰却没有小说和电视剧那样潇洒自如,他伺侯着历史上最不好侍侯的女人,周旋于历史上最著名的酷史来俊臣,冷眼旁观着历史上最讨厌的庸史武三思,他尽自己的最大智慧左辅武后,右助苍生,惩朝堂奸佞、除民间豪强,一生断案如神,永留人间清白。承"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功参造化、名垂青史。
当然,电视剧巜神探狄仁杰》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将被母后武则天所杀的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分别称为"孝敬"皇帝和"章怀太子"。
李弘称为"孝敬"皇帝是正确的,而李贤的"章怀太子"称呼则是多年后的唐?宗景云二年(711)发生的事情。
在上元二年(675)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大儿子李弘不幸猝死于洛阳,时年23岁。麻烦的是唐高宗李治已经明确李弘为继位储君,这时的李治悲痛之下,破例追赠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仪安葬。
口碑、人缘、品格、学问都无可挑剔的李弘为什么会在青春之年暴毙呢?在李治身体健康严重病患的情况下,李治头脑糊涂,定力动摇,竟允许武后摄政,作为储君的李弘在这时却"驾鹤西去",虽然死后追赠"孝敬皇帝",然并卵,"龙体"都不准葬长安的唐陵,却埋在河南洛阳的缑氏(一处山地),李弘之死,其母多半是凶手!
任何女人,她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无法克制的柔软之处一一无论妳是钢铁娘子还是铁腕尊者,那就是母性的天生使然!
晚年的武则天对于自己的"百年"之后十分上心,能够继承武周王朝帝位的武氏子弟"竟无一人是男儿",无法堪当大任。
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鸟折断双翼,乃召李淳风解释,李大惊失色曰:此乃凶兆,预示着皇上后人凶兆,这里说的后人,乃是指武氏后人,武大帝忧心如焚,在埋葬李弘儿子的缑氏山对面,她挥笔写下内容为升仙长寿的著名巜升仙太子碑》,面对自己的长子埋骨处,她纤悔了。
武周大帝做出了一个决定:还政于李唐。
她的小儿子即后来的唐中宗,(也曾被废)继承大统。
面对乾陵的无字碑,武则天默然不语,唐中宗更是焦头烂额,无法称呼,怎么写抬头?母后?先帝?
唐中宗干脆一字不写,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哥李弘⋯
所以对于历史的真相,我个人页面的简介是:感觉历史,比了解历史重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