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这个“千古一后”的名头过誉了,如果从政治作为角度来讲,可以被称作“千古一后”的人,在我看来吕雉算一个,而卫子夫所被人称道的“贤”,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刘据,选择了站在汉武帝刘彻的对立面上,在京城卫太子刘据和丞相刘屈㲠的一场混战,导致血流成河刘彻卫子夫。
汉武帝的最爱刘彻卫子夫?别搞笑了,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都曾经是他的最爱,但到了最后,大家才发现汉武帝的最爱不是女人而是权力。汉武帝和卫子夫间的矛盾,也是源于权力,金屋藏娇的陈阿娇被废,也是因为她触碰了汉武帝的权力,这和个人感情无关。卫氏一门依靠卫子夫获得了进身入仕的机会,凭借卫青和霍去病在对抗匈奴上的突出表现而显贵。但是随着卫太子刘据的年龄一天天变大,他和汉武帝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出来。
汉武帝要开边兴利积极进取刘彻卫子夫,而刘据则喜欢守成固本,大汉的国力经过长期的对外用兵已经消耗殆尽,几代人的积累基本上被汉武帝消耗的差不多了,汉武帝也感觉到是到了调整国策的时候了,但是他还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不会重蹈亡秦的覆辙,因此错过了在他手里让大汉帝国转向的最佳时机。大汉朝堂早就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汉武帝继续开边兴利,另外一派则支持卫太子刘据守成固本,他们都在背后推动着汉武帝刘彻和卫太子刘据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动手的标志,矛头直接指向了卫氏,而卫太子刘据并不想坐以待毙,他找到母亲卫子夫,卫子夫选择支持儿子,站在了刘彻的对立面上,但最后卫氏失败了刘彻卫子夫。刘据自杀而死,汉武帝派来收缴卫子夫皇后印信的人也越来越近了。卫子夫选择了自杀,因为儿子没了,卫氏即将被灭族,自己留下来只不过是承受痛苦,她选择了抗争,不受侮辱的活着。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刘彻卫子夫。
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表妹,如果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是不应该结合成夫妻,道理很简单——近亲,而且很近。阿娇的母亲是刘彻的亲姑姑,如果这种婚姻放到当代就成了有违道德伦理的笑话。所以说,在当代人的眼里已经注定这是一段不会被祝福的婚姻。而皇家的联姻,所谓的亲上加亲基本上都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权力、享受和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荒唐到了“六亲不分”的地步。
刚开始阿娇和刘彻的生活还算幸福,小俩口恩恩爱爱,耳鬓厮磨,刘彻也兑现了小时侯那个“金屋藏娇”的诺言。但好情不长,无奈阿娇不会生孩子,这是女人致命的缺憾,这下就连趾高气昂的母亲刘嫖也没了底气。年少轻狂的汉武帝本来就放荡不羁,这样一来更是朝三暮四。而窦太后也是左右难,一个是亲孙子,一个是亲外甥女,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刘家有后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刘彻偷偷将卫子夫抬进宫里时,皇太后、丈母娘都表示了沉默。
其实,卫子夫并没和皇后阿娇去斗,论实力她就是鸡蛋破石头,关键还是讨汉武帝喜欢。如果非要说两个人之间存在争斗,也不过是卫子夫的温柔体贴、娴雅良善战胜了飞扬跋扈的阿娇。阿娇从小就娇生惯养,等于是温室里养大的花朵,心眼小、妒忌心强,稍不顺心就大发雷霆之怒,有时候还把刘彻的脸抓花,甚至当着众人的面让汉武帝下不了台。典型的一个悍妇,试问那个男人会喜欢一只母老虎睡在自己的身边。所以,阿娇越是放纵情绪,只能是让汉武帝越来越讨厌,慢慢的疏远,皇帝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少了陈阿娇不是还有“卫阿娇”了吗?甚至再宠幸几个王、张、李阿娇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呀!
阿娇不但脾气暴躁而且单纯,后来受淮南王之女诱骗在皇宫搞起了巫蛊之术。没多久事情暴露,汉武帝大怒,阿娇的皇后之位被废,又被打入冷宫,不久哀怨而死。于是卫子夫登上了皇后之位。如果没有阿娇,刘彻很有可能就当不上皇帝,对中国历史也算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汉朝和汉民族的命运。但是阿娇最后的悲惨人生确实让人叹息不已,金屋藏娇变成真正的藏娇,而金屋也变成了冷冰冰的深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