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七岁被立为太子后不久就娶了陈阿娇刘彻卫子夫。陈阿娇成为理所当然的太子妃。对于这个从小一起玩耍的原配妃子,还是小孩子的刘彻那真是爱得不要不要的。
公元前140年刘彻卫子夫,刘彻当上皇帝后,就把身为太子妃的陈阿娇立为皇后,并对她宠爱有加。在当年立刘彻为太子这件事情上,陈阿娇的母亲窦太主刘嫖(大长公主)立下了功劳。身为皇帝,刘彻对她们母女高看一眼,并百般照顾。但久而久之,刘彻心里对陈阿娇母女产生了厌恶。原因之一是丈母娘刘嫖自以为有功,索求太多,关键的一点是陈阿娇不怀孕。
身为皇后,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陈阿娇给刘彻生不出来一儿半女,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刘彻卫子夫。大家可想而知,她只能靠边站了。
对于陈阿娇不能生孩子这件事情刘彻卫子夫,朝里议论日渐增多。加上她们母女有恃无恐的做派引起了身边人的不满,于是,有人出面给刘彻牵线搭桥。
这时候,卫子夫出场了刘彻卫子夫。
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替弟弟着急,她把能歌善舞、知性温婉的卫子夫带到了刘彻身边。
卫子夫的一次绽放,便决定了终生花开。
前138年,卫子夫怀上了刘彻的种子。
这件事情对陈阿娇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了阻断卫子夫和刘彻之间的通道,她们母女采用了一个很低档的行动——想杀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借以吓唬卫子夫。对这件事情,刘彻很是生气。他越来越宠幸卫子夫,并且给了很多实际好处。在十年时间了,卫子夫给刘彻生了四个孩子。
而真正让刘彻下决心立卫子夫为皇后,那是公元前128年的事情。那一年,卫子夫为已经将近三十岁的刘彻省下了第一个儿子——刘据。
刘据的出生奠定了卫子夫在刘彻心目中的地位。不久,有人提议立卫子夫为皇后,刘彻欣然应允,并大赦天下。
汉武帝的儿子刘据死了之后,汉武帝发现冤枉了儿子,把陷害刘据的人全都杀了,并建立了思子宫,一度感动了大汉朝的百姓和官员。卫子夫后来虽然被追封谥号为思皇后。这个谥号是卫子夫和汉武帝的曾孙子,汉宣帝刘病已追封的,谥号虽是思字,这个谥号是个平谥,有同情可怜的意思,和刘据的思子宫并不是一个意思。至少汉武帝没有对卫子夫有思念的意思。也没有历史记载说,汉武帝后悔逼死了卫子夫。
12岁的卫子夫入了少年天子的眼初识汉武帝刘彻在皇后陈阿娇的家族帮助之下,当上了太子,登上了皇位。然而这个少年天子皇帝当的并不顺心。太皇太后窦氏权倾朝野,刘彻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帝位并不稳固。陈皇后母亲馆陶公主刘嫖,都认为自己有从龙之功,行为不加收敛,贪得无厌。陈阿娇个人也是娇纵无比,刘彻这个是对他们不得不忍,心口也是憋着一口郁气 。这个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后宫都不太如意的皇帝,去自己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时候,平阳公主献了一泼美女给刘彻挑选,刘彻看中了卫子夫。
获宠年仅12岁的卫子夫歌唱的好听,人也长的漂亮,一头乌黑的头发特别美。刘彻把卫子夫带回宫之后,忙着和太皇太后斗智斗勇,忘记了卫子夫的存在。直到一年多之后,要放一批宫人出宫。卫子夫抓住了这个机会,哭的梨花带雨,求汉武帝放它出去。柔弱的女子往往会激起男人的保护欲。果然从这开始卫子夫渐渐得宠。和娇蛮妒忌心重的陈阿娇相比,卫子夫温柔体贴,不争不抢,事事以刘彻为主。加上当时汉武帝不到20岁,和陈阿娇只不过是政治婚姻,卫子夫的出现,让血气方刚的汉武帝感到恋爱的美妙。
荣耀鼎峰卫子夫认识汉武帝的时候,也是汉武帝人生中有挫折的时候,所以卫子夫出现的时机刚好。加上有陈阿娇的对比,越发的显得卫子夫懂事体贴,让卫子夫盛宠达十几年。在汉武帝29岁的时候,生下了汉武帝第一个儿子刘据,刘彻简直高兴疯了。在陈阿娇被废之后,卫子夫被册封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他们的儿子刘据被册封为太子。卫子夫在皇后的位置上一座就是38年,刘据太子一当就是31年。不是所有太子的人都会当上皇帝,刘据很显然有太子命,没有皇帝命。
乱花渐欲迷人熬走了太皇太后,刘彻终是大汉朝真正的主人了。可以好好的大干一场了,打匈奴,改个币制,开辟丝绸之路。一度把大汉朝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富强。
伴汉武帝随着年龄愈来愈大,后宫不断的出现年轻漂亮的女子。好多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女子,渐渐地迷了汉武帝的眼。而这个时候的卫子夫也渐渐容颜衰老。卫子夫渐渐失宠,虽然失宠,皇后之位做的是稳稳的。在古代封建社会,历来皇子和母亲的地位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后宫不断的有皇子出生,第一个儿子刘据,渐渐也不是那么稀罕了。尤其是在刘据的太子之位,坐得越来越稳,加上刘据正当壮年,而汉武帝已经到暮年。天家历来是先君臣,后父子。这个实力强大的儿子,让汉武帝感到了威胁。
逼死儿子,一无所有的卫子夫绝望自杀太子刘据的权利越来越大,地位又稳固,汉武帝想削弱太子一部分势力。刚好有个大臣得罪了太子和卫子夫,怕太子登基之后报复他,设计巫盅案陷害太子刘据。这个漏洞百出的陷害,居然还成功了,不仅成功,而且因巫盅案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太子的俩个妹妹全家被杀,太子全家除了刘病已,没有活口。卫子夫的外甥,卫青的长子也因此被杀。一个巫盅案拔除了太子的全部势力。太子为了自保被迫谋反,是失败告终。太子逃走了,汉武帝的人并没有放弃追捕他,最终还是被他们搜到了太子的藏身地点,太子不甘受辱,选择自杀身亡。
汉武帝后悔的是死了儿子,卫子夫,抱歉,没有想到。刘据死了,后来查明了真相。汉武帝知道儿子是被人陷害了,下旨全部斩杀了陷害刘据的人,为儿子报仇,还在刘据被害的地方建立了“望思台”,归来望思之台。刘据死了,汉武帝确实后悔了,毕竟刘据是按照帝王的标准培养的。是汉武帝若曾经的希望和期望。汉武帝对儿子刘据的死是后悔,更多的是愧疚。如果不是汉武帝的猜忌,如果不是汉武帝的不信任,也不可能被小人钻空子,害死了刘据。
虽然小儿子刘弗陵确实比较像汉武帝,但年龄太小,汉武帝死的时候他才八岁。八岁的小皇帝是很难坐稳皇位的,一不留神,刘家的天下可能就移主了。为了避免刘弗陵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成为第二个“吕后”。汉武帝选择杀母留子,难道曾经的宠爱都是假的吗?不是,在汉武帝的心里大汉的江山第一,如果儿子的母亲威胁到了江山,哪怕再宠爱,再喜欢,也会毫不犹豫的杀掉。
所以在汉武帝的眼里,儿子是自己的。媳妇抱歉,真的不重要。钩弋夫人还只是有可能女主祸乱。汉武帝就选择毫不犹豫的杀掉。卫子夫,汉武帝不怪卫子夫就算好的了,后悔根本不可能。估计在汉武帝的心里还会,责怪卫子夫没有规劝太子别那么锋芒毕露。看在太子的面上,还看在卫子夫陪伴他近半个世纪的份上,最终没有废掉皇后之位。至于有没有后悔,抱歉真没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