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山108将之一的燕青在征讨方腊之后去了哪里的探讨燕小乙,历史上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说,燕青后来跟随卢俊义去抗金去了,战功卓著且为国捐躯;有人说,燕青后来在抗拒金国后,去南洋找到了李俊,并协助李俊创建了暹罗国,自己也成了国公;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给出地结论是燕青隐名山林,从此浪迹于江湖之远。
仔细想了一下燕小乙,我认为央视的结论最为靠谱,理由恰恰来自于水浒原著。
水浒原著99回中,在征讨方腊之后,燕青劝卢俊义不要到朝庭为官,应隐居山林行江湖之远,却被卢俊义所拒燕小乙。燕青再以赵匡胤当皇帝后搞“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来劝解卢俊义,然卢俊义已被高官厚禄所迷惑,再次拒听燕青良言。无奈,燕青只得辞别卢俊义,挑着一担金银财宝,遁迹江湖之中去了。
燕青在征方腊后,浪迹了江湖,那么,燕青到底去了哪里去了,他浪迹江湖时,是否带着李师师一同前往呢,不妨根据当时情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燕小乙。
燕青与李师师曾有一段浪漫的交情燕小乙,当时宋江为了被招安,就用了男美计,让燕青私交李师师,以打通关节,没想到李师师真的爱上了燕青,于是就有猜想,燕青浪迹江湖时,会带李师师一同前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燕青带李师师走,肯定会遭宋王朝追杀,这违背了燕青想过隐居安稳生活的想法,况且燕青可不是一位爱情至上主义者。再者说了,李师师养尊处优,就是想带走江湖,她也受不了那份苦呀。因而结论是,燕青浪迹江湖时,并未带李师师一同前往。
燕青浪迹江湖,到了哪里去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燕青去的地方,不会是宋王朝地域,他很可能去了域外,这个域外不会是南洋,因为燕青与李俊等人不同,李俊是梁山水军,而燕青是步军,燕青擅长陆地发展,他去的地很可能是今云南贵州一带,也就是当时的大理国,凭燕青的才艺与相貌的俊秀,燕青很可能被招了附马。
因为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相对于萍水相逢的友情,集团的利益大于一切。
一、庞万春其人庞万春是《水浒》中的人物,是梁山的敌对集团方腊势力的一名大将,由于擅长射箭,箭术高超,有一个绰号“小养由基”,是和梁山好汉“小李广”花荣对应的人物。
庞万春与李逵、燕青是好友,这个桥段在原著中没有的。是在央视版《水浒》中增加的情节,在泰山大会上,燕青和任原摔跤比赛之前,上场打擂的,就是任原,只不过他不是任原的对手,惨淡下场。
而央视版水浒增加这个情节,是为了丰富梁山好汉中李逵这个人物,让他有一份爱而不可得的感情,让李逵这个人物更加的丰满。
二、庞万春为什么对梁山人马痛下杀手?在梁山军征方腊时,庞万春带兵把守昱岭关,死在他和他的部下手里的好汉就有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等7人。可以说是方腊手下杀死梁山好汉最多的一个人。
庞万春看不起梁山好汉,称其为“贼寇”,唯独对花荣惺惺相惜,希望与他比箭。虽说在原著中没有实现,也算是英雄惜英雄的一种体现吧。
就按央视版《水浒》的情节,庞万春曾经在泰山大会时,和李逵、燕青并肩作战,结下了友谊,为什么还要对梁山人马痛下杀手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双方的阵营不同
庞万春和他的妹子在泰山大会上与燕青李逵曾经并肩作战,一起砍杀官军。在这个时候,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反宋的军事组织 ,他们同处一个阵营,所以可以成为朋友。
但在宋江的主持下,整个梁山军最终被朝廷招安,已经成为朝廷的一员。这个时候,梁山与方腊两方的阵营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同一阵营,变成了敌对的阵营。
而梁山军呢,原来是兄弟,现在是可耻的叛徒,投降派,所以,庞万春对他们,是不能手下留情的。
2、一面之缘的友情,比如说一起闯荡出来的战友情
在泰山大会上,他们一共抗敌,结下了友谊,但相处的时间比较短。相比李逵、燕青,方腊集团的其他兄弟,才是真正的战友、同胞和朋友。两者相比,肯定会选择自己的同胞。
更可怕的是,当时的形势是攻守相易的,梁山军作为朝廷一方,是主动进攻的,哪怕败了,也无伤大局;而方腊一方是相对弱小的,如果败了,就万劫不复,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情况下,由不得庞万春对梁山军放水,同情。
不知道我说的对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