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经产生,就能够无中生有神秘之法。所谓无就是不曾踏足不曾命名,所谓有就是踏足就是命名。所谓玄之又玄,就是不断地钻研,探究大自然的奥密。玄就是钻,玄之又玄,就是不断地钻。但是有和无的关系是,不管你人类的干预有多大,有和无是没法比的。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和欲望,你还需面对那个无情的无。这个在一定程度上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同时老子看出未来人类的高度科技,是他们想也不敢想,说也说不到的。这真是玄之又玄。这就是哲学的魅力。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商鞅之死是年轻的秦惠文王刀刃上的圆舞曲
历史摆在新继任的秦惠文王面前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是重用商君,坐享其成,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国君,其结果是逼疯那些盼着改朝换代带来新希望的一群旧世族绝望式反扑,国家极有可能陷入内乱神秘之法;二是按照旧势力的意愿诛杀商君还归秦国旧制,可以得享一时明君称谓,使得秦国之富强胎死腹中。年轻的秦惠文王无论走那一步都是陷阱深坑,然而,苍天给了秦国一个另类铁腕人物,一个敢于舞弄双刃剑的人物,一个敢于用权术玩弄法术的人物,一人敢于在刀刃上跳出圆舞曲的人物。
要说这个秦惠文王是正常继任,但太史公有点意思,在继任这件事上一反常态地加了个坠子,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贵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於是法大用,秦人治”。什么意思呢?其一,这个太子年轻时是犯过法的,由其师傅代为受罚神秘之法;其二,这个太子是长子,但不一定是嫡长子,关于这个问题一哥没有见过其他定论,小说家言其是胡女所生亦不知从何得来?其三,赢驷继位年龄19岁,刚刚成人,按照秦国惯例是宗亲世族所认可而立,此事恐怕商君难以插手;其四,据《战国策》义“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此事绝非空穴来风,太史公未予采信,不知何故?看来是有所存疑或是顾虑的,若存疑则是孝公未必有禅让之心,说了假话,若顾虑则是此事背后定有隐情,作为史家不说最好。于是引来后世史家学者村野俗夫诸多猜测,有禅让说、有听政说、有试探说、有交待赢驷诛杀说,不一而足,湮灭于历史的烟云之中。
太子继位了神秘之法,继承了一个正在法治体制下逐步走向富强的秦国,继承了一个旧势力随时有复辟可能的秦国,继承了一个随时有可能人亡政息的秦国,继承了一个权臣压主的秦国,继承了一个天下人忌惮的秦国,如何办?年轻的赢驷挥舞着权力的双刃剑,用到极处。“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一是借宗室之诬告逼反了商鞅。二是以商君之法车裂了商鞅。三是以诬告之罪惩治了大批旧势力。四是通过权术玩弄法术巩固了商君之法。
从此,秦国仍有商君之法,秦国再无商君之人,秦国用商君变法,秦国诛商君护法,秦国得商君而强,秦国裂商君而稳,噫,这个赢驷不简单,比老爸的独撑乾坤来的更加铁血,难怪会自称为王神秘之法。
所谓“赊刀人”,也称“卜卖”,是指在民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在农村一带出现,背着一身刀具“贩卖”的商贩,由于其贩卖的多是剪刀、镰刀、菜刀等农村必备之物,且只赊不卖,故称“赊刀人”。
据说赊刀人的祖师为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鬼谷子,赊刀人一生研习奇门算术,能预算未来,趋吉避凶,在将刀具赊给买主后,再加入一句谶言,或者说是预言,多是某物价值上涨,或是某地出现异状之后,赊刀人才会再次过来收取钱财。
而且赊刀人的预言多有命中,所以等他们再次到来,并以高于正常市值的价钱收取“赊刀”的钱财时,老实的农民们基本上都是应允,甚至有的还看中了“赊刀人”的本事,花大价求他为自己占卜吉凶。
赊刀人如何赚钱?其实就是靠预言来打响自己的知名度,一旦预言成功,则声名远扬,十里八乡自然蜂拥而至,求其占卜算命,趋吉避凶了,就算是无人来求,那赊刀人还是能从“赊物”中获利不少,比如一把刀本来买五块,赊刀人来收时收二十块,由于说中了预言,买主自然不敢忤逆其出价,以免受到惩罚,属于本小利大的买卖。
至于为什么赊刀人没有回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则赊刀人预言的时效性较长,短则一年,多则数十年,总之在预言没成真前,买主是不可能看到赊刀人前来收账的。
二则赊刀人这行业由于窥探天机,逃不过五弊三缺的厄运,可能及时改行,也可能已经病逝,也就不能来收“赊刀钱”了。
不过说实在的,我个人觉得,赊刀人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神秘莫测,作为走南闯北的行家,赊刀人对物价的升贬,人口的流动总能察觉出一些细节,同样的,商贩也需要掌握一些气象学知识,知道天气什么时候会坏,什么时候会好,才好出外贩物。
将这些知识了解并运用起来,再经过一些模棱两可的预言,推测某地某处以后会发生的情况,大概率还是会中的,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印象中神秘且无所不能的赊刀人了。
当然奉劝一句,便宜莫贪,赊刀人赊完刀之后就不回来,也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转移自身灾祸之法,我国古代就有记载着禳移之法,是一种借由秘术转移灾祸的法术,正史上也多有记载这类奇术,此外还有巫术、蛊等。
禳移之法是需要有媒介的,将自身的灾祸通过媒介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如“嫁金蚕”,金蚕蛊是一种极厉害的蛊虫,可使养者发家致富,但一旦反噬主人时威力也是极大,所以如果不愿再养金蚕的话,就需要将金蚕和一包金银,一起放在路边,等贪心的人捡去,金蚕也就随之而去了。
而刀乃不详之物,意味着血光之灾,赊刀人将到无偿赊给人们,又不回来拿“赊财”的话,或许也是因为在实施禳移之法,让他人承受自己应得的伤害,所以说便宜莫贪,不管赊刀人是真的占卜奇人,还是借赊刀转移灾祸,总之最后受损的还是买主们,轻则伤财,重则伤命。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