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盗梦空间》真的脑洞大开在于对梦境的设定曹馨月,而且还解释的有理有据!
导致电影这么多年过去了曹馨月,还在为男主究竟是在梦境里,还是成功回家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该电影是由著名的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曹馨月,
这个导演有很多佳作曹馨月,其代表作有《蝙蝠侠:黑暗骑士》、《星际穿越》等科幻片。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这个新奇的脑洞曹馨月!
梦境的设定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也是最让人欲罢不能的!
首先导演将梦境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伴随不同的时间流逝感。
包括:现实:睡觉 → 第一层:下雨城市 → 第二层:酒店 → 第三层:雪山堡垒 → 第四层:城市 → 混沌
设定中值得注意的第一点:是随着阶层的增加,时间流逝感改变,原本第一层是10分钟等于现实生活中1分钟,再变成100分钟等于现实生活1分钟...然后逐渐增加;
而且上一层"做梦者"的状态改变,会影响下一层的梦境内容,最经典的就是第一层的车往下坠时,第二层的重力直接改变。之所以觉得有趣,是因为在研究领域上,最早也是将「睡眠」区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阶段一、二、三、四,以及「快速动眼期睡眠」。
随着睡眠阶段的深入,个体(也就是我们)对于外界讯息的感知,会慢慢减弱,在阶段一或二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似睡非睡,恍惚中好像还有听见外界的一些声音,但阶段三之后,就会好像计算机屏幕关机一样,不再感觉自己有听到声音。
除此之外,做梦者的状态改变,的确会影响梦境内容,也许大家都曾有类似的经验,在刚开始入睡时,会梦到从高楼或楼梯坠落,突然出现一种「失重感」,其实那是因为我们从清醒转换到睡眠阶段的时候,身体突然放松,影响了梦境内容。我注意到的第二点是不同层次反映的「意识」变化,就像电影里提到的,到了混沌的那个阶段,主宰的就变成「潜意识」。
在研究中也发现─「快速动眼期睡眠」,很常有人把这个阶段叫做「做梦期」,这个阶段的梦境内容特别无逻辑,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个阶段与潜意识有关,在这个阶段把个体叫醒后,询问个体的梦境内容,很常反映了"做梦者"近期的压力或负面情绪,但在梦里却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我们晚上的睡眠,通常会以90分钟为一个循环,快速动眼期睡眠通常是在循环的后半出现,也跟电影中的「混沌」出现时机有点类似,受到了「潜意识」的主宰。
这些设定都让我在观影时,倍觉有趣,也觉得合情合理!
生活有时间就像电影,一切都规划好部署好,可现实更像剧本,从影片一开始就已经准备好了不完美,而我为大家推荐《南京 南京》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十分让我心痛的电影。
南京或许观众第一想到的是金凌浪漫沿江路、求佛鸡鸣寺以及南京总统府。或者来个生煎包和南京板鸭,坐着小船漫游秦淮。但作为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这里曾经的噩梦,30万条无辜生命惨死在南京,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1、剧情的真实性,促动了我心痛(1)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生活在那个战火四起的年代,没有办法真正感到战争的残酷,战士们在保家卫国,为了国家随时准备牺牲,但我们的战士依然战斗着,没有退缩,因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已经没有退路可言。
“如果这场战争我们不打,或者妥协,只能换来一种结果,不但是亡国还会亡种”——毛泽东。
日本侵略者开着坦克一路轰炸,为了能炸掉这个铁王八,战士们发起死亡冲锋,战士们身上绑着厚厚的棉被,手里拿着捆绑好的手榴弹,一个跟着一个,前赴后继往前面冲锋,坦克里的机枪响个不停,子弹一颗颗穿个战士们的身体,前面倒了后面接着上,看到这里我已经忍不住留下来泪水 。
这里或者会有人说这种战斗方式很笨,或者说是送死。但我想说的是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没有时间去考虑个人,正是这笨方法才换会来今天的和平,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和感恩,而不是去说我们的英雄的过点。
(2)数十万条无辜生命惨遭杀害
根据日内瓦公约:“凡事已投降的士兵和平民百姓不能被侮辱,甚至杀害”。但日本侵略者没有遵守这条规则,而是选择惨绝人寰地杀害。
数万军民被侵略者驱赶到南京城的广场,军民以为可以换了释放,却是自己的死亡,日本侵略者架起数百挺轻重机器,展开扫射,军民们一片片倒下,其中还有很多是孩子和孕妇,更加可恨的是那群侵略者还欢呼雀跃地笑。
还有几万人被来到黄浦江进行枪决,军民的血都染红了黄浦江,尸体铺满了黄浦江。现场画面十分悲惨 ,内心犹如刀割。
(3)国民政府最后选择战略性撤退
由于国民政府军这次南京保卫战投入当时总兵力的一半,考虑到后期作战的部署选择了撤退保存实力,正所谓:留着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从正面来看国民政府的决策没有问题,但有没有考虑到南京城内的数十万士兵和百姓。
正事这一决策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的出现,由于国民政府军撤退了,日本侵略者在没有任何抵制就直接进入了南京城,而还在城中默默作战的战士们依然在战斗,依然相信国民政府会派援军支援,可是等来的只有弹尽粮绝和没有人接的电报。
但战士们没有投降,而是选择血战到底。看到这里时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什么才是绝望,这才是真正的绝望。苦苦的等待和支持到头来却换回一句“自身想办法撤退”,真的很扎心。
2、英雄最后换来的不是荣誉,而是冷嘲热讽,这比心痛更痛正如这部影片就极为惨烈,英雄战士们本应该能受到属于他们的荣誉,虽然本影片无法百分之一百真实还远,但这段历史大屠杀是真实存在,哪怕到了今天 我们的历史课本都会有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至今日本右翼政客经常说我们捏造事实,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这点我们早知道不出为奇。但往往没有想到国人某小部分人也质疑起这段历史,以及影片太过真实血腥不应该播放等等。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哪些曾经救国的战士,现今是否能要求我们去做什么呢?答案是没有,英雄战士们唯一的愿望,莫过于请国人能记住这段历史。而我们有小部分人去质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真的另人太心寒了,安慰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记得这段历史。
还有就是说这种类型的电影不应该播放,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是否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如果是小孩就不给他现在看,长大点再看。
结语:这是我看过最心痛的电影,没有之一。如果是小朋友我不推荐看,比较你的心智还没有长大,如果是青年人建议去看看,这不单单是我的心痛,有可能还是祖国的心痛,同时向英雄战士们致敬,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祖国的强大与安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