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了嘉靖皇帝张居正,首辅徐阶迎来了老朱家的下一个老板朱载垕,也就是明穆宗。
这个小朱老板张居正,少年时就因其生母杜康妃失宠而不招老爹嘉靖皇帝待见。而且又不是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活的窝窝囊囊,胆战心惊的。好不容易混了个太子位,结果老爹嘉靖皇帝又开始信奉“二龙不相见”,多少年都见不着老爹的面儿。
当太子时,在老师高拱和张居正的鼓励下,积极关心朝局,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希望在自己手里时,将大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张居正。老爹嘉靖死后,他终于能登台唱戏,担当主角了。可惜,当替补时间太长了,猛然间让自己上场踢主力,不适应。朱载垕在位仅仅6年竟然就因病去世了,终年36岁,他在位时间虽短,但过程中的精彩情节一点都不少。
隆庆元年时,高拱仗着自己的新帝的老师,深得新帝朱载垕的宠信,立即指使手下人弹劾首辅徐阶,揭发徐阶的弟弟和三个儿子在乡里横行霸道,圈占土地,而且准备充分,有凭有据张居正。
徐阶虽然好脾气,没有太过生气张居正。但跟他混的言官们愤怒了,心说高拱你也太不是东西了,徐阶把你推荐入阁,你仗着上面有人,直接就敢对恩人下手,太不是东西了。于是他们纷纷将矛头对准高拱,使出看家的本领开始弹劾他,而且这弹劾的势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点儿都没有停歇的意思。
高拱实在撑不下去,谁让自己捅了马蜂窝的,只好于隆庆元年的五月,就黯然辞官回乡了,惹不起,骂不过,只得躲,大明的官员基本都这样。
徐阶收拾完一干人,自己也老了,也累了,而且说实话,他对新皇帝隆庆,有些失望。于是,主动提出辞职回家养老去了。这个消息,可把在家赋闲的高拱给高兴坏了,于是,他收拾行李又到了京城,又入了内阁,谁叫人家是皇帝的家庭教师呢,关系就是不一样。
徐阶退休回家后,终于可以享受斗争完结后的人生了,大量购置田产,据载,徐家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加上他的族人和家奴也为非作歹,致使告他的状纸堆积如山。关于这点,我要说明一下,大明的官员,个个都不贫寒,尤其是六部九卿退休后的官员,个个都富甲一方。
当时的应天巡抚海瑞秉公办案,惩治了徐阶的家人,虽然徐阶没出手,但他默许儿子用钱贿赂给事戴凤翔,又通过了张居正,最终罢免了海瑞的官职。所以当时,民间纷传:“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有人甚至把他称为了“权奸”。
直到万历十年(1583年)时,徐阶已经80岁的高龄,万历皇帝专程派人前去慰问他并赐玺书和金银。1584年,徐阶因病而死,被追封太师,谥文贞。
欢迎关注:文史不假
张居正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政治家、首辅,没有之一。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在万历年间任内阁首辅十年,政绩卓著。张居正死后,其个人和改革措施逐渐遭到政敌和万历皇帝反对,并遭到清算,生前荣誉被褫夺,家产被抄,死后被戮尸,家人收到牵连,长子愤而自尽。其被清算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担任帝师和首辅期间,对年幼的万历皇帝读书学习过于严厉,在皇帝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为皇帝所不喜欢,为日后被清算埋下伏笔。
二是担任首辅独揽大权时间过长。待皇帝成年后,虽深知急流勇退的道理,也曾向皇帝和李太后上书请求隐退,但由于李太后坚持不许,被迫在首辅的位置上继续干下去,使得急于亲政的万历帝深感失望。
三是在任期间力推改革,大大得罪了官僚集团和切身利益受损的大地主阶层。张居正为扭转国家财政收入不足的颓势,力推重新丈量土地,清查出大量被大地主们侵吞的土地,增加了国家税收;推行“一条鞭法”,允许农民以银两代替实物纳税,减轻了农民的税负,打击了在实物纳税过程中舞弊克扣的各级官吏的不法利益。
四是政敌不满张居正独揽大权,以张四维为代表的政敌在张居正死后极力抹黑攻击他,并利用皇帝对张居正积聚已久的不满情绪,借机提出清算。
五是张居正本人生活奢靡,好排场,确有贪腐行迹,落人口实。张居正好排场,回荆州老家探亲乘坐36人抬大轿,排场惊人。生活奢侈,家财富足。
总的来看,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深深地得罪了皇帝,死后无人可以压制皇帝,使得对张居正新仇旧恨一起来,这才遭此厄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