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为何在天京之变中被杀韦飞燕,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韦飞燕:韦昌辉的性格
俗话说韦飞燕:性格决定命运。
那么韦飞燕,韦昌辉的性格是什么呢?
勇敢韦飞燕。
太平军兴之时,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塞尚阿被咸丰皇帝派到广西剿灭太平天国,曾经俘虏过一名叫做洪大全的神秘人物。从此人口中,清方第一次得到了太平天国诸位大佬的速写。
洪大全说:“那韦正督军打仗,善能谷战,是他最勇,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有一万官兵也不怕。”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派军队北伐。北伐军覆灭后,大将李开芳被俘,也提到了韦昌辉,说他:“萧朝贵第一通兵法,其次韦正。”韦正,就是韦昌辉。
翻阅天京之变前的清方的奏报,经常能看到韦昌辉身先士卒,出现在两军交锋的第一线。当然,与韦昌辉同样死于天京之变中的难兄难弟——秦日纲也是清军奏报中的常客。反而是石达开在这方面的记载几乎没有。好吧,是根本没有。
然而,从字面上看“勇敢”是褒义词,但深入探究,勇敢之下,却缺少了谋略。李秀成被俘后,称赞石达开谋略甚深,这恰恰是韦昌辉所缺少的。
原因二:杨秀清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李秀成在自述中爆料:天京之变前,东王势力强大,欺压同僚。于是,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密议,要清君侧杀死杨秀清。
其实,在密议之时,无论北王还是翼王,都不想把屠杀扩大化。他们计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三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很显然,在动手之前,他们都考虑到清军环伺的问题,准备在杀死杨秀清后,和平接手东王的权位和遗产。
据《金陵续记》记载,韦昌辉深夜杀死杨秀清后,开始斩草除根,接着杀掉了杨秀清的54个王娘及服侍杨秀清怀孕的女子。(东王真是日天日地。)但是,东王府其他妇女韦昌辉却全部放过了。可见,即使在深夜,韦昌辉也没有丧失理智,杀人是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永远是那么骨感。
说实话,杨秀清并不难杀。他体弱多病,还瞎了一只眼。如果发给杨秀清和韦昌辉同样的兵器,让他俩单挑,相信杨秀清不会在韦昌辉手下走上十个会合。但是,杨秀清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党羽和亲信,他们和他是利益共同体。杨秀清好杀,但杀了杨秀清之后,如何善后才是最大的问题。
杨秀清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从底层提拔人才。经过多年的经营,杨秀清逐渐架构了这样一个权力格局:杨秀清在上,亲信党羽在下,他们真正掌握着太平天国至高无上的权力。
天京之变前,有据可查的侯爵共有19位,天京之变前,还活着的大约有13人。没有什么战功,仅仅因为与杨秀清有关,便获得爵位的有五人。以东殿户部一尚书吉成子和东殿礼部一尚书傅学贤为例,他们凭借着东殿的身份,甚至不把北王和翼王放在眼里。
杨秀清死后,摆在杨秀清亲信面前有两条路:
一、接受东王死亡的事实,同时接受北王翼王的收编。
这样一来,天京之变也就以杨秀清之死结束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个最顾全大局的办法。毕竟,东王死之前,太平军尽管一破江南大营,但敌人的陆军就在距离天京一百多里外的丹阳,而敌人的水师,就在南京外城的观音门盘踞。
然而,这样一来,吉成子和傅学贤等人势必要离开太平天国的权力核心,从此渐渐边缘化。因此,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
二、东王绝不能白死,东殿人要团结起来,为杨秀清之死讨个说法。
于是,傅学贤带头,加上杨秀清的亲族,他们率领东殿人马,与韦昌辉在天京城中战斗起来。他们名义是为东王而战,但更多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而战。
谈起一百多年前南京城中的那场屠杀,现在人多用“天京之变”、“天京事变”冠名。然而,在民国期间,多称之为“内讧”。内讧,本来就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来我往的残酷厮杀。
韦昌辉与傅学贤斗的不分胜负。关键时刻,秦日纲从丹阳前线赶来,局势发生逆转。最后,傅学贤失败,韦昌辉也伤亡惨重。世人谈及天京之变,多说韦昌辉屠杀了两万人,其实,这两万人是指双方死亡人数。
傅学贤兵败身死后,局势无法控制,韦昌辉也无法停止,大清洗开始了。其实,直到此时,韦昌辉可以不死,他的战友和同谋秦日纲也可以不死,但第三个原因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原因三:同舟共济却是同床异梦,谋略甚深的石达开要韦昌辉的命。
石达开与韦昌辉曾经密谋诛杨。事变发生前,韦昌辉在江西瑞州、石达开在湖北武昌。以路途的远近论,二人其实差不多。然而,石达开到达天京时,大屠杀已经接近了尾声。
所以说,韦昌辉本应同舟共济的战友,从事变一开始就和他是同床异梦。否则,石达开绝不会来那么晚。
石达开到达天京后,韦昌辉肯定心怀不满。然而,他可以不计较石达开的迟来,只需要他旗帜鲜明的站在自己一边。此时,北王燕王联手,已经血腥镇压了东王势力,只要翼王表示支持,内讧也就到此为止了。
然而,石达开来到天京,下马伊始,便指责韦昌辉杀戮过多。话虽然政治正确,但已经刺激了韦昌辉脆弱的神经。在韦昌辉看来,天京城内关门大杀了这么久,自己需要的是立场而不是是非,石达开这么说是让自己交人头的节奏啊!
石达开大约也敏锐地感到了韦昌辉的杀气,于是扔下全家逃走,韦昌辉干脆杀了石达开的全家。这是个勇敢至极到了莽撞的举动。至此,事态开始变的不可收拾。韦昌辉最终的结局也在此时决定。
最后,石达开出手收拾全局,他在天京城外打着为杨秀清报仇的旗帜,集结了几万人的大军,逼迫洪秀全交出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瑢的脑袋。
石达开大军压境,韦昌辉却已经在内讧中损兵折将,包括秦日纲的部队,他们手下仅有几千人。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能怎么办?他和全体天京人只有乖乖把韦昌辉等三人交出去了。
韦昌辉的勇敢让他冲在了最前面,却也最终死于非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