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坏人,就会违法,丧失道德,毁灭灵魂;做好人,则会遭遇非议、毁谤和厄运,因为“佼佼者易污”,这是做人难的现实依据丁当好难得。

毁人的方法太多丁当好难得,所以,才有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某些人,心理很变态,幸灾乐祸,看不得别人过得好,永远不会帮人说好话,但是,整起人来就会亢奋,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可是丁当好难得,真正的好人,永远都不会背叛自己的初衷,尽管很容易被污为“坏人”。

做了“坏人”以后,想继续做好人,难上加难。一方面,在别人看来是“坏人”丁当好难得;一方面内瓤还是本色的好人。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坚强的意志,就只能以结束生命,去终止痛苦。然而,如果选择结束生命,某些人,不是骂你懦夫,就是说你“畏罪自杀”,死了也不得安宁。

好人选择死亡,就会“亲者痛,仇者快”丁当好难得。最痛苦的,是爱自己的人——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做人,不求尽随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可矣!

丁当的巅峰是在她刚出道的那几年,那时她的音色很有柔韧性,在中高音区滑动时是顺畅的,而且音准什么的也没问题。

但是现在丁当的唱功已经大不如前了,就拿前阵子她上《梦想的声音》里演唱的两首歌曲,只要是个人都能听出她声音的退化,声音变沙哑干瘪,少了过去的那种柔韧性,也就是说她的声音没有弹性了,反而变得更刺耳更机械。

此外,现在的丁当在音准方面也没有以前那么稳定了,甚至是唱自己的歌曲,在非高音部分或副歌的尾音,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走音,这是我无法理解的,不知道丁当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但是实力退步以及音色特质的丢失,对她的职业生涯来说是很严重的损失。

如今再想想当年她的几首巅峰作品,难免令人唏嘘,希望丁当能在后续调整后带来更好的演唱和更好的作品,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永远处在巅峰。

我觉得最可惜的应该是沈梦辰,沈梦辰无论是从气质上、还是年龄、还是风格都非常适合女团,不知道为啥是她被淘汰?也有人说是她有剧组邀请拍戏,档期冲突,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留下来的有的并不如沈梦辰,可能就是人气高,节目组留她们下来就是为了攒热度,带话题炒作,节目组搞得这么明显,以为观众看不出来吗,还是咋地?

另外几位姐姐,有的年龄不合适,有的风格不大众,有的唱功太好,所以这些肯定要被淘汰掉的,节目组不愿意打造你们,因为你们太值钱了,成本太高,哈哈哈~ 不过不要难过,参加这个节目本来就是加分项,30+能出来做个这么火爆的节目平台展示自己,已经赚到了,又刷新了一次存在感,是金子总会发光,后面找你们的机会会很多。

丁当好难得:为什么说坏人难做好人更难做

作为芒果台的年度重头戏,《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未播出,就引发一众追捧。

丁当好难得:为什么说坏人难做好人更难做

知乎还冒出了一个热帖——《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你最不喜欢的人是谁?》

丁当好难得:为什么说坏人难做好人更难做

起初,大家意见不一,打得不可开交。

没想到,第一集播出后,全网风向竟然高度一致——评委杜华靠着一己之力成功出圈。

看完节目,官微评论区几乎一片骂声,更有网友大喊,“只要讨厌杜华,我们就是朋友!”

本来顶着乐华娱乐CEO“精英人设”光环,还被特邀当大热节目评委,应该“好风凭借力”,至少能拉上一波好感,结果由于自身槽点太多,第一回合就惨遭网友们优先“淘汰”。

槽点一:做人双标

沉寂多年的“实力派唱将”丁当重返舞台,一首早年成名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燃爆现场。

低音婉转撩人,高音贯云之势,丁当的专业实力,身经百战的队友们都连声服气,就连钟丽缇,都大呼“值得一百分!”

然而,最终评委给分却让人大跌眼镜。

丁当75分?!

评委席上的杜华,面对丁当优秀的演唱,随后给出了自己的“蜜汁判断标准”。

“你的表现太保守了,所以我的打分也保守一点。”

可能觉得观众也看不懂她的神逻辑,又补充,“丁当唱太好了,显得别人太差,所以不适合成团!”

槽点二:欺软怕硬

最后的选歌分组环节,才最让人窒息。

第一轮表演打分之后,姐姐们根据分数高低,高的先选,低的后选。

初轮表演,张雨绮和王丽坤排位靠后,想选的歌已经人满为患,剩下的又不想选,于是不甘心地四处打探,“有没有人想换的?”

众人也都静观其变,没人接话。

神来之笔——这时候,杜华忽然直接点名许飞,“许飞你要不要换一下?”

许飞被点到,直接懵住了,下意识地回应,“我换去哪里?”

“我不知道你要换去哪里,”潜台词也是够明显了,姐姐们想换歌,你咖位又不高,怎么这么点眼力见都没有?

一股“逼宫”的戾气,扑面而来。

槽点三:否定女性

杜华先是一上来就给出自己的“组团哲学”——女团就应该整齐划一、青春靓丽……

这个节目宣传文案,不是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郦,鼓励新女性拥抱可能性吗?

要是非要以“青春靓丽”为卖点,那就再创造一次101好了?

陈松伶第一个上台表演之后,杜华又开启自己的高谈阔论:

一开始听说这个节目,第一反应是“疯了”,一帮30多岁的女人

反反复复的拿年龄说话,看来节目组需要解放的不是姐姐们,而是这一批思想桎梏住的评委。

有人说,这世上关于女人的否定,最狠的都不是来自男人,而是来自自己的同类。

槽点四 情商着急

有一句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的就是最朴素的说话艺术。

但是,杜华节目中的说话之道,着实让人着急。

前面看了几个表演,她暗戳戳地评论,“她们的唱跳能力都没有什么特别的……”

最后有几位专业选手表演之后,又表示,“哟,想不到还真有点才艺呢,想不到你们还真能选出团呢!”

语气中自带的刻薄,听着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评委毒舌一点、犀利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这个说话之道,多少也是让人寒心。

不必自报家门,不必鼓吹专业,你就是节目的灵魂所在,这个灵魂核心,基于内心流淌的对所有人的尊重、热爱与向往。

虽然综艺真人秀少不了各种“抓马”和冲突,也可能评委杜华拿到了节目组的“恶人剧本”,但是作为评委还是需要拎清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评委应该是节目价值观的导向,就像在宣传片里所表达的那样,不去定义年龄,不去定义女性,眼角眉梢流露的是对各个年龄段女性的单纯欣赏、认可与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