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知否》的同学都知道赵宗全,赵宗全称帝以后,在宫中开辟了一块地,自己亲自翻土耕作,种上了一片绿油油的麦子。赵宗全贵为天子,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麦子哪?白象认为主要有一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第一赵宗全,赵宗全是一个接地气的皇帝,自己本身就喜欢种庄稼。赵宗全在潜邸的时候,在禹州做团练使,是一个十八线的冷门宗室,根本不受皇帝待见,就连一个小小的将军都不把他当回事(他亲自写信推荐顾廷烨去投军,那个不开眼的将军勉强收留,把顾廷烨安排在最差的荒字队)。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这样的境遇养成了赵宗全小心谨慎赵宗全,委曲求全,胆小怕事的性格,在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事就是去“麦浪稻林”体验生活。比如在兖王派人刺杀他时,他就是在一片稻田中畅想未来,亲自查看水稻的长势,说“有了这个,禹州就安定了”。由此可见,赵宗全非常看重粮食安全,也喜欢种植庄稼。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第二,种地是赵宗全的减压方式赵宗全。赵宗全能够继承帝位是很偶然的,他自己也不是很情愿做这个皇帝。作为一个十八线的冷门宗室,赵宗全唯一的希望就是不卷入皇室纷争,自己安安稳稳的生存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利令智昏的兖王以为皇帝要立赵宗全为太子,随即三番两次的派人去禹州刺杀他,他也不会下决心进京告御状。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皇帝已经着手准备册立邕王为太子赵宗全,兖王竟然铤而走险,伙同荣妃逼宫篡位,杀害了邕王全家,皇帝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写下血诏立赵宗全为太子,并让他带兵进京勤王护驾。可以说,赵宗全当这个皇帝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在这种情况下,当上皇帝是赵宗全始料未及的,可以想见他的压力有多大?在工作之余,翻土耕作就是他减压和休闲娱乐的最好方式。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第三,对于赵宗全来说,这一片麦田就是江山社稷。赵宗全称帝以后,让人把麦田从禹州搬进皇宫,自己亲自耕种,皇后和一干重臣都在旁边相陪。特别是在收获以后,顾廷烨伸手去摸都让他打断,然后把手中的麦粒给了他,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赵宗全是把这一片麦田作为江山社稷来对待的,即使是救过自己命而且还有赫赫战功的臣子,也不能染指江山社稷,而自己可以随意赏赐功臣。

第四,种地是为了麻痹太后以及先朝重臣。赵宗全继位后,太后并没有放权,不仅垂帘听政还把持着玉玺,一些先朝重臣(比如英国公等人)也没有真心臣服。在这种情况下,赵宗全去种地就是一种很好的伪装。事实证明,这一招果然奏效,成功的麻痹了太后一党,让顾廷烨的计划顺利实施,铲除了觊觎皇位的刘贵妃等人,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总之,对赵宗全来说,这一片麦田不是一片简单的麦田,里面有太多的寄托和算计。这就是帝王之家的冷酷和无奈,做了皇帝也没有一天是轻松愉快的。

知否知否昨晚已经更新到36集了,对于一部73集的电视剧来说,可以算是播了一半了,在前面的剧情中,讲述的主线应该是围绕着顾廷烨和盛明兰的成长。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36集应该是一个分水岭,那就是建功立业后的又一番场景,其中新皇登基也标志着大背景的更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赵宗全到底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知否知否中的赵宗全是如何当上皇帝的知否的大背景是皇帝没有子嗣,所以在立储的事情上左右为难,主要竞争对手是兖王和邕王。

赵宗全:《知否》中赵宗全称帝后,为什么要在皇宫中种一片麦子

赵宗全和儿子赵策英出场就是被追杀,幸好被顾廷烨所救,当时赵宗全只是一个团练,属于虚职,一点权力也没有,宋朝皇室混到这个份上也着实让人头疼,在赵宗全的推荐下,顾廷烨到军中效力,建功立业。

等到赵宗全第二次出场的时候,详细交代了赵宗全的背景,那就是赵策英得到一份密诏,皇帝要他一家辅佐新君,然后就发生了刺杀赵宗全的事情,在经过顾廷烨对杀手的审查最后查到是兖王指使,这让赵宗全感觉难以自保,在顾廷烨的劝说下,进京去告面圣。

谁知道兖王竟然把持不住,竟然逼宫造反,皇帝派人将诏书和兵符送给赵宗全,立赵宗全为太子,在顾廷烨的辅佐下,进汴京平定了叛乱,皇帝死后,赵宗全得以登基成为皇帝。

赵宗全的历史原型是北宋英宗赵曙从知否中的管家来看,老皇帝仁和以治天下,宫女因为没有奉茶,害怕宫女被处死,宁肯渴着也不喝水,应该是宋仁宗没有错。

所以,他的下一任皇帝就是宋英宗赵曙,也是赵光义的重孙,赵曙原名赵宗实,是宋仁宗的侄儿,从小就被过继给仁宗为子嗣,一直由皇后抚养长大。

在长大之后,赵曙官至右御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按照道理来说,皇位应该就是由赵曙继承,但是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出世,赵宗实就没有留在宫内,然而没过几年这个儿子又夭折了,到1058年的时候,大臣纷纷建议仁宗立太子,仁宗说后宫还有怀孕的,等等再说,结果生了个女孩。

这才让一直做备胎的赵曙有机会被立为太子,实际上赵曙对皇位并不贪恋,倒是喜欢正常的生活,赵曙在进宫之前还对下人说,看好房子,等皇帝有了子嗣我就回来。

仁宗去世后,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然而,即位后的赵曙就和后宫曹太后发生矛盾,赵曙也生病,精神状态也不太好,而曹太后垂帘听政也着实加剧了两宫矛盾。

可见,对于这个皇位赵曙并不想要的,在仁宗头七的时候,甚至还说不要当皇帝,大家都想要害他什么的话,结果赵曙在位五年就病故了,由他的儿子赵顼继承皇位是为宋神宗。

在剧中,赵宗全被刺杀后,想的不是去报仇,反而是找个地方躲几天,就连皇帝诏书和兵符到了他的手里,他还是忧心忡忡,瞻前顾后,并拿赵光义烛光斧影来说事,后来他儿子说,为了全家,你也要争一争啊,正是在大家的苦苦相逼之下,才同意进京勤王。

宋朝的皇位继承历来喜欢玩花样,赵匡胤是黄袍加身,赵光义是烛光斧影,还有好几个是禅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