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爱情,十有九悲,于曼丽就是悲剧的一环朱一锦。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伪装者》火爆播出的时候朱一锦,不论是明台爱谁,或者谁是女一,都曾数次在网络上引起激烈的讨论。其实毋庸置疑的,明台或许对于曼丽动过心,但他最终爱的跟选择的是程锦云。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朱一锦:《伪装者》明台为何最终选择程锦云,而不是观众更喜爱的于曼丽

为什么我说明台对于曼丽动过心?明台第一次看到于曼丽时,他的眼里是有惊喜的,他一开始就被于曼丽的清丽外表所吸引而向她搭讪朱一锦。训练中明台还说要带于曼丽去维也纳散心,送她明家香,甚至让她给自己洗衣服,无论在哪个年代,这已经堪堪迈过情侣间的暧昧线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起接受训练,明台认为于曼丽跟他一样是有信仰的。

这份感情终止在王天风告诉明台关于于曼丽的过去朱一锦,明台对她美好的幻想直接终结。他震撼于罪犯“锦瑟”,一个是高高在上的明家小少爷,一个是被卖到春楼染上花柳病,为复仇嫁人后杀死仇家的“死刑犯”。于曼丽已经超过了明台可以接受的底线,所以明台只能把她当成生死搭档对待。这是两人不同的身份跟命运,是他们两人不可调和的矛盾。

程锦云则不同,她是明台心中完美的“白月光”朱一锦。

第一,论出身。程锦云出身清白,表姐是苏医生,她本人也在医院上班,这样的工作跟背景能轻易得到明家人的认可,站在她身后的有明家大姐,有明楼。不管是明家严格的家规,还是明台自己的洁癖(明台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对程锦云都是相当的满意。

第二,程锦云给予明台感受到了共产党党性中的光辉,剧中多次任务的交集,甚至偶遇,明台开始发现这点跟新政府勾结军统上层走私鸦片牟利的“摆渡”行为被曝光后,两种不一样的信仰让明台感受到了更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已经腐朽甚至发国难财的军统,而于曼丽是军统的杀人武器,无法脱离军统,一边是为了家国奋斗的共产党,明台的信念彻底颠覆,他开始投入另外一个怀抱。

明台跟程锦云,无论出身还是信仰,都是般配的一对,明台同情怜惜于曼丽,却不可能喜欢她,程锦云正是明台憧憬中的纯净明媚的爱情。

首先,在《伪装者》里,程锦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

《伪装者》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先行的故事,构成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背景故事。

在剧本范畴内,大姐背后有一个父母早亡,独撑家业的女强人成长史,于曼丽背后是一个刚刚脱离苦海又入地狱再获新生的传奇,汪曼春则是一个朱丽叶与罗密欧式的爱情故事。

而程锦云,连如何成为我党女地下党的标准模版都没有。

其次,演员戏外功课不足。

《伪装者》剧本里还有另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王天风。

王天风和程锦云都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疯子只有人设,没有故事,他为什么会进蓝衣社?为什么会是疯子?剧本都没有说过。

并且,程锦云还有专门的一帕给她闪光(虽然最后结果是抹黑),王天风连这一帕都没有。

疯子和侯爷基本奠定了刘奕君老师反派第一人的基础,我认为,疯子的功劳更大一点。

那么,为什么同样没有背景故事,王天风就深入人心,程锦云就招人烦呢?

因为王天风演出了故事的感觉,比如和靳东的加起来6岁不能更多的那场,这对老搭档在合作的岁月里的日常互怼可以让人脑内300场。

比如,他的那句“别人的兄弟可以死,唯独你兄弟不能死么?”到底是劝人从军的洗脑,还是过去的悲惨经历的爆发,全靠演员来诠释。

刘奕君就靠着这么几句台词,几个状态就构建了一个有一百种可能的背景故事。

这个能力,程锦云的演员王乐君并不具备。她是有诠释剧本内故事的能力的,这点在《亲爱的热爱的》里面,一个背景故事清楚的角色塑造就没有问题。

但是,剧本之外的创作能力就非常欠缺。以那个应该闪光,最后抹黑的解救劳工的部分为例。

如果她把自己的角色设置成一个见过家人死于剥削的劳工的家人,比如姐姐是包身工,活泼泼送走,回来的时候是冰冷的尸体,由此走上革命道路,而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圣母,她给到的眼神,说台词的语态一定不是那个状态。

所谓演技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包括表现故事的能力和创作故事的能力。王乐君前者可能及格,但后者基本为零。

还有一点功课不足的点是,以后的故事,根据《伪装者》的结局来看,明台是崔中石,那程锦云就是叶碧玉。

如果没有看过《北平无战事》可以看一下,明台是具备端起两碗面的能力的,在经历了家族变故,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以后,明台变成崔中石是合理的。

但是,叶碧玉是非常小家碧玉的一个人物。还记得我刚才说的那个人设么?劳工家庭的女儿。《北平无战事》里的叶碧玉是可能有这样的背景的。

而王乐君在塑造程锦云的时候,选择的是端着的大家闺秀,而不是假装大家闺秀的小家碧玉。这种,也是演员自己的功课。

而且,崔中石在交代后事的时候提到:碧玉是家里安排的,我并不爱她。

你带着这个点去扣明台和程锦云的互动,明台是对程锦云其实是友达以上,但程锦云却是以真爱自居。

这种也是状态。

王乐君演的是一个觉得自己魅力无边,勾勾小手指就能把明台引上正确革命道路圣母。

这是她对角色的理解,这个人设看着就讨厌,她演出了讨厌,说明基本功不错。

但是,同一个剧本,她也可以演出一个带着愤怒乃至仇恨,为了革命工作不得不与资本家少爷虚以委蛇的工人家庭的女儿,在共事中与明台达成和解。

这种东西,属于经验问题,青年演员欠缺的很多,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