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主要贡献如下岳飞的资料:
一、收复大片失地岳飞的资料。
岳飞针对伪齐分兵守城岳飞的资料,互不支援的弱点,以迅疾的闪击攻势,发挥优势后力之长,避开粮草不济之短,先集兵攻其重点设防的郢州,起到击其一点,震撼全局之效,使据守襄阳的李成闻讯惊溃,宋军兵不血刃,轻取襄阳。
尔后利用李成恃众轻敌,布阵失误,击退敌之反扑。同时采用分进合击,出奇突袭的战法,在邓州之战中击败金岳飞的资料、齐联军,一举收复襄汉地区大片失地,为以后反攻中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立"连结河朔"战略岳飞的资料。
“连结河朔之谋”,即使前线宋军与北方河朔等地人民义军联合抗金的方针,为当时先进的军事思想。岳飞大力推行“连结河朔”战略,收到显著效果。
三、缔建了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
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汉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子孙。
四、建树起一种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
岳飞做到了忠君爱国,为国抗金,为君赴死。岳飞的行动言论事迹,这种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华夏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
因此说岳飞是爱国主义的典范,这也是华夏民族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的重要条件,对一代代华夏人产生了激励,保卫卫国,激烈战斗,爱国。
五、是留下了风格独特的文学艺术作品。
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题青泥市寺壁》、《满江红·怒发冲冠》。
扩展资料:
岳飞的故事:
1、岳飞沙土练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就靠妈妈给人家做针线活儿过日子。岳飞很喜欢念书,可是家里穷,上不起学,他每天帮助妈妈到山上去捡柴禾,妈妈每天一有空就教他认字。因为没钱买纸、买笔,所以没有办法写字。
有一天,天快黑了,好多孩子正在玩捉迷藏。他们远远看见岳飞背着一捆柴禾下山来了,就喊他过来一起玩。岳飞说:“不行,我有事!”就很快地往家里走去。原来,他今天想了个没有纸和笔也能练字的好方法,他急着回家告诉妈妈。
岳飞回到家里就请妈妈教他写字。妈妈看他这么爱学习就说:“好,孩子,等我多给人家做些针线活儿,攒点钱给你买纸和笔吧。”“妈妈,您今天就教给我吧。不用买纸和笔,我也能学写字。”说着,岳飞放下柴禾,拿出一个大簸箕,飞一样地跑出去了。
一会儿 ,岳飞回来了 ,端了满满一簸箕沙土 ,上面插着几根细细的小柳条 ,他把沙土倒在地上弄平 , 拿着柳条在沙土上画着 ,说 :“ 妈妈 ,您看 ,这样学写字不也很好吗?”
后来,妈妈每天用柳条在沙土上教岳飞写字,岳飞可用心了,后来他的字写得好极了。
2、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为了让卢俊义做寨主,宋江让卢俊义去活捉史文恭。卢俊义没有辜负宋江的好意,顺利活捉史文恭。不过,梁山好汉只服宋江,所以最终还是宋江做了寨主。
不过,比起宋江让寨主之事,卢俊义和史文恭的故事同样吸引读者。
央视水浒中,当卢俊义自报家门时,史文恭还一脸懵,说了一句“我与你无冤无仇,何故拦我”。但是,新水浒中则不是,史文恭直接叫卢俊义师兄,说明了两人关系,是师承一人。史文恭和卢俊义师父是谁?答案是周侗。虽然新水浒没说,但是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
事实上,在不少读者的意识中,周侗的徒弟不仅有卢俊义和史文恭,还有林冲,武松甚至鲁智深,然而周侗最有名的弟子,不是这几位梁山好汉,而是岳飞。
历史上,岳飞的确曾拜周同为师,但是,周同只是教武松射箭。
尝学射于乡豪周同。一日,同集众射,自眩其能,连中的者三矢,指以示先臣(岳飞),曰:如此而后可以言射矣。先臣谢曰:请试之。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金佗续编》中,提到过岳飞、周同射箭的事。从这里可知,周同本想炫耀自己的射箭技术,后来被岳飞的射箭技术所惊。再以后,周同把自己两把心爱的弓赠送给了岳飞。这里,岳珂可能是夸张了一些,主要想突出岳飞。而在《宋史岳飞传》中,还提到了“学射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显然,岳飞射箭是跟周同学到的,尤其是左右双手射箭的本领。
岳飞的枪术并非跟周同所学,历史记载,教岳飞枪法的叫陈广。陈广枪法极高,岳母让岳飞拜其为师,“令枪手陈广以技击教之,一县无敌”。
所以说,历史上周同的徒弟只有岳飞。
当然,历史与小说不同。小说可以夸张、虚构。最先把岳飞、林冲和卢俊义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是《说岳全传》。说岳中,周侗告诉岳飞,自己的两个儿子跟随卢俊义征辽,可惜战死了。自己两个徒儿卢俊义和林冲,也被奸臣害死了。注意,周侗没说自己的徒弟有史文恭。
说岳的作者是钱彩,他之所以说周侗的徒弟有卢俊义和林冲,可能也只是蹭一下水浒的热度。
有些考证认为,元代评话《宋江》中,提到卢俊义和史文恭拜师周侗。不过我没查到,反而查到是清代戏曲中首创二人师从周侗。
由于梁山好汉中,武艺高超者除了卢俊义和林冲外,还有武松和鲁智深,尤其是武松的绝学“玉环步、鸳鸯脚”,更是少有的武艺名称。但是,两人师父是谁?水浒只字未提。在水浒之后,关于水浒的评书盛行,于是说书人逐渐对武松、鲁智深师父猜测,并添加到书中。
比如,有的评书说,武松曾经在少林寺学艺八年,所以他武艺高强。有的人则说,武松和卢俊义师承一家,都是周侗。甚至有人说,武松是周侗晚年的关门弟子。至于鲁智深师父,也都是这样由说书人演绎而来。
比如新版水浒中,鲁智深的师父就很厉害,禅杖耍得比鲁智深还威风。他还告诉鲁智深,自己以前有三个徒弟,一个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个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还有一个就是史文恭。他们马上功夫无敌,学这套禅杖后,鲁智深的步战功夫则无人能敌。
所以,认为卢俊义、史文恭、林冲、岳飞和鲁智深都是周侗徒弟,其实是水浒、说岳以及评书等综合后的结果。
事实上,就水浒原著而言,没有周侗这号人物,卢俊义、史文恭、林冲、岳飞和鲁智深也不是同一个师父,他们见面后更没有没叫师兄师弟。
历史上周侗资料甚少,除了传授岳飞射技和弓外,他师从何人,还有何事迹,史书都没提及。所以,他可能仅仅就是个射术优秀的人而已,若非教岳飞,可能史书都不会记载他。倒是陈广,小说中没出现他很可惜,毕竟岳飞习他枪术,一县无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