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剧《拉贝日记》,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魏特琳、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江苏大剧院出品,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等多位国际友人建立国际安全区救助中国人的故事。该剧于201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80周年之际在南京首演,后来又在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多媒体等多方面进行了提升,并于今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演出,7月在德国柏林、汉堡和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巡演,广受当地观众和业内人士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国际反响和社会效益。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过程为线索,分别从魏特琳、拉贝、幸存者李秀英、日本老兵等历史证人的视角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尾声通过《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以及张纯如对日本右翼势力的驳斥呼唤和平与安宁。该剧于2017年9月在南京首次试演,2018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
《金陵十三钗》里面那十三个女人最后的结局对13个女人的最终命运魏特琳,影片中没有交待,留给人们去想象,而在小说里是很明确的。即赵玉墨是13个女人中唯一活下来的。在那次日本军官分享13个“女学生”时,其中两个女人企图用牛排刀反抗未遂,当场被杀害。其余11个女人在被发放到刚刚建立的慰安所,于两三年内相继死去的有10人。她们有的是试图逃亡被击毙的,有的是染病而死,个别是自杀的。只有赵玉墨因相貌和格调出众,享受她的是中下级军官,对她的把守渐渐放松,使她终于逃跑成功。
扩展资料魏特琳:
《金陵十三钗》内容简介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魏特琳、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魏特琳,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最终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无一生还。
创作背景:
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在给张艺谋编剧时,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我爸爸的姨夫蒋公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是国民党的一个卫生部医官,在他把大部分的伤兵撤离南京后,他没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记下了一本日记。后来他的后人把那本日记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记》。"另外,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1997)也给她良多启发。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一座有实力有颜值的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和紫金三个校区,其中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校园”之美誉。随园校区古色古香,春夏秋冬四季如画,其景观可媲美星级景区,东方最美丽校园,的确有别样韵味。
不仅有颜值,南京师范大学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不俗的实力,有漂亮的外表也有出众的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学科为地理学。同时,南京大学也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在校本科生17117人,研究生11429人,专任教师1909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学校有本科专业5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3个。
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知名师范类高校,在校友会排行榜上,南京师范大学排在全国第44位,师范类高校第5位。在软科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师范大学排在全国第63位,是中国一流的师范类大学之一。上图为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风光(其余图片均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风光,图片源自南师大官网),南京师范大学欢迎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