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刘益谦王薇:2家博物馆、2家艺术馆、2家图书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第一家博物馆刘益谦王薇:上海博物馆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刘益谦王薇,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第二家博物馆刘益谦王薇:上海历史博物馆

刘益谦王薇:上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

馆中饱览上海上下6000年的历史轨迹刘益谦王薇,直至上海解放。这是第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城市历史发展的地志性博物馆,而建筑本身就见证着历史变迁。全面梳理上海历史脉络,展现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留存着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记忆,如今又成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标。

第一家艺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

艺术馆是国内外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平台,作为一扇最先打开的窗口,向国人展示来自本土与世界的先锋艺术与设计。艺术馆所置身的人民公园,是个对上海市民有特殊历 史意义的地方,艺术馆也肩负将艺术介绍给普罗大众的责任。

第二家艺术馆:龙美术馆“展馆本身就足以惊艳观众的美术馆”

该管主要收藏方向是中国古代艺术、红色经典油画、亚洲及欧美当代艺术品等。注重古今艺术、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展示与研究,以全球性的视野呈现视觉艺术的多元性,系统地展现中国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当前世界艺术的新鲜活力。

第一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该图书馆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文旅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现藏中外文献57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现有馆舍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

第二家图书馆:浦东图书馆

位于浦东新区前程路88号,毗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地处以浦东行政文化公园为中心形成的上海新文化圈内。内部整体建筑为“全开放”、“大空间”、“无间隔”格局,“书山”、“空中花园”、“栈桥”、“浮云”则是浦东图书馆特有的建筑特色。该馆是面向社会的文化教育中心、文献收藏中心、信息开发与服务中心及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天候、全方位提供免费服务的多功能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新时代下,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世界各地正在从过去的注重物质层面的拆旧建新过渡到以功能环境重塑及人居环境改善为重心的有机更新阶段。

2019年,“全球城乡创新发展大师荟”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每季邀请不同领域中对城乡创新有深入研究或实践的核心推动者出席,共同寻找有创意的城乡发展策略,助力城乡变革。本季大师荟我们邀请到了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顾问教授、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城市管理专家孙继伟。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且需要科学规划引导建设,每一代人都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留下痕迹,而城市管理者的认识和眼光,则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品质。

本文内容来自孙继伟在“城乡创新发展大师荟第一季:对话京津冀”中的发表的精彩演讲——《文化:城市繁荣的催化剂》。

孙 继 伟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顾问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资深会员,原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中国区主席,

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原上海浦东新区区长,

原上海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城市管理专家。

孙继伟的演讲——文化:城市繁荣的催化剂

我在政府部门一直从事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工作,但由于我的专业背景始终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也在尝试利用自己的职责和专业知识使我所管理的城市走向积极的发展方向。

现状问题:城市中的文化缺失

中国城市的发展大多依赖房地产开发,众多城市的规模在迅速扩张,但却缺少文化沉淀。我常常将进行“城市建设”工作的危险程度比作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如此揠苗助长发展起来的城市问题众多,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对症下药、如何营造城市特有的文化魅力于城市管理具有普遍意义。

规划策略:管理者的文化意识

/中心城区文化转移/

上海的郊区新城留有众多工业遗存,具有工业遗产转型发展的契机,而中心城区过度的商业化也是郊区新城文化发展的机会。以田子坊地区为例,艺术家的进驻所带来的人气聚集,使当地商业价值得到迅速提升。但往往商业和旅游业在一个地区过度繁荣,艺术家们就会有挤出效应,只能另寻“根据地”。这样的演变过程对郊区而言具有利好作用,也是引进文化名人和文化事件的机会。

/从工业迈向文创产业/

嘉定是一个汽车城,聚集了大量汽车产业,从汽车零部件到汽车制造、汽车文化应有尽有。这里具有从设计到研发的完整产业链,不出嘉定就可以把一辆车完整组装起来。这样的一个工业城市该如何转型?产业城市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我认为,嘉定应以其特有的工业文化来提升城市魅力,吸引更多人才及相关领域爱好者。

绿色磁场:东方梦工厂与西岸传媒港

我还在这里任职的时候,美国梦工厂和华人文化提出要在中国做一个东方梦工厂。于是我们就和他们接触,成功把这个项目引入进来,使得徐汇滨江成为东方梦工厂的总部。我们利用原来的老水泥厂旧址,保留了一些旧厂房、筒仓等进行改造设计,同时配合建设了一些剧院等演艺空间。东方梦工厂的引入还吸引了一批传媒企业,香港TVB,中央电视台华东总部也入驻进来。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策划了一些活动事件,比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音乐节、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这些活动具有很高的人气,给徐汇滨江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徐汇的滨江工业岸线过去大多是散货码头和煤码头,人迹较为稀少。我们借助世博会的东风,规划把这个片区定位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如果进行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吸引很多投资者,但我们经过研究后还是决定,要延续传统的历史文脉,让文化先行,用文化来驱动、引领地区发展。希望把徐汇滨江打造成为最具文化魅力的滨水岸线,后来这个项目被命名为“上海西岸文化走廊”,也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上海“西岸”。

公共艺术公园:油罐艺术中心

主持设计:OPEN事务所丨李虎,黄文菁

油罐艺术公园所在的区域在规划中的定位是绿地,这里的八个油罐原计划要全部拆除,但是我们千方百计说服了绿化及规划部门,保留了几个旧油罐进行改造,改造成油罐艺术中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留一些工业遗存,另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公共文化公园。这个设计最后的完成效果非常理想,既具有文化魅力又非常具有城市活力。

轻盈的“伞拱”:龙美术馆西岸馆

主持设计:大舍建筑丨柳亦春,陈屹峰

龙美术馆最初的定位是社区文化中心,但是定位模糊导致功能、策划都跟不上, 后来正好寻找到一个机会建设美术馆。在卢浦大桥东边聚集着大量国营美术馆,我们就在卢浦大桥的西边建设一批民营的、国际化的美术馆。后来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了这个美术馆,并由大舍建筑事务所来设计。这个项目是在老煤仓的基础上改造的,选择了清水混凝土施工,建设难度很大,经过精心组织,最后的完成度还不错。

/文化设施平衡需求/

浦东集聚了上千家工业企业,但是在浦东三十年的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与浦西的现有文化设施的密度相比缺少文化设施。我们建设了那么多的金融和高科技产业办公楼,却对在那里工作人群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考虑不够。如果以黄浦江为界搜索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等关键词,我们会发现西岸地区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文化点,而在浦东只有稀稀拉拉几个点,两岸之间的文化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之后的建设中,市委政府非常支持浦东进行文化建设,因此,我也有幸参与了不少一生很难遇到的、世界级的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