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即将公布的是前年(2017年)4月份用全球视界面望远镜阵列拍摄的黑洞相片成果图片。这次采用的是射电望远镜阵列成像,捕捉的是电磁波里的毫米波段。拍摄只进行了10天,都是由于使用的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电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处理非常繁琐,当时给出的时间表最早是在次年即2018年年初发布第一张照片。然而望穿秋水,2018一整年过去了,还是没一丁点消息。我都以为这事黄了,结果近日忽然宣布4月10日将要公布拍摄到的黑洞照片!!!
前两天听一个天文台工作的网友说此次公布的好像是M87星系的黑洞成果图片,不过他也没有明确说消息是否属实,只是说消息“比较可靠”
事实上根据已有数据,似乎确实M87中心黑洞更适合拍摄成果图片。它的吸积盘跟地球有一个倾斜的夹角,而且该黑洞非常活跃,应该拥有一个超大的吸积盘,并喷射出一条长长的高速喷流。现在担心的是它的吸积盘会不会太亮了,从而把中间的黑洞视界面都淹没了。
M87中心黑洞质量异常巨大,是目前发现质量最大的黑洞之一,质量可能达到60亿个太阳质量成果图片。此次拍摄有可能进一步修正这个数值。虽然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约5000万光年,但是由于质量巨大,它的视界面视直径很可能比银河系中心黑洞还要大一点。(银河系中心黑洞的视直径大约相当于我们看月球上的一个橙子那么大)。而且由于它倾斜向着地球,而且是在一个椭圆星系内,避开了漩涡星系盘面上厚厚的尘埃带,这些都是M87成功拍摄的有利因素。
由于这次拍摄的最终任务是直接拍摄到视界面,因此,即使拍摄到明亮的吸积盘都还不算成功,必须拍摄到吸积盘中间的黑洞面才算,因此这次任务有没有完满完成真不好说,这难度实在太大了成果图片。因为此次用于拍摄的视界面望远镜阵列是由分布在全球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的,让全球不同地方,分布也不规则,口径大小各异,纬度和海拔高低不同的一堆望远镜协同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是做到了,虽然数据处理所花的时间超出了预期,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只是不知道成像质量如何。期待吧。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M87椭圆星系,预热一下吧。
上图是不同望远镜在不同分辨率下拍摄的M87,途中已注明了比例尺,0.1光年比例尺那张就是M87的中心黑洞,可以看到并没有拍出中心黑洞的轮廓。此次拍摄应该有更好的成像。
上图是M87中心黑洞喷射出的长达数千光年的高能粒子流。一束粒子流喷出几千光年还有这么高的汇聚程度这是相当厉害了,激光跟它比都弱爆了。
我已经把M87黑洞喷流的成因直接打在图片上了,这里就不在啰嗦了,
共同期待明天黑洞相片的发布!
为了有效控制假视频和图片的传播,全球最大的修图和音视频软件公司Adobe透露表示将提出一定的反制措施。
6月15号,Adobe与大家分享了 他们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一起研究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即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就可以检测面部图像是否被修改过。
据悉这项研究是专门针对photoshopliquify工具编辑过的图像而设计的,liquify主要用于调整面部形状和改变面部表情。在研究和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一个包含了liquify编辑前后图像人脸数据库,并基于其上训练了一个神经网络。
研究团做了实验发现,由此产生的算法在检测图像真伪上非常有效,实验中,当被要辨别照片是否被修改过,人类志愿者辨别出真伪的正确率为53%,而算法的正确率高达99%。
为了进一步完成这个设计科研人员还添加了建议如何将图片恢复到原始图片的功能。
不过对于这一研究成果,Adobe表示目前没有将之立即商业化的计划,同时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指出,目前Adobe在这方面的努力远不止于此,这只是他在用AI精准检测图像、视频、音频和文档方面的创作众多成果之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