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发展有很大深远影响的的四种发明,推动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富有创造力的体现火药的发明者。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及火药。
造纸术是在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原料,制造成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指南针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发展,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开始对磁性有了解,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了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指南针。
印刷术早期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亦称“雕版印刷术”,造纸术和制墨生产技术出现之后,逐渐发明了刻板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普遍使用的任然是雕版印刷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终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中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火器落后于世界的
一句话回答:
大概是15世纪中叶左右,明朝中后期。
详细情况可见下文~
鲁迅先生曾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其实,不说别的,就说将火药应用于军事,只要不傻,就都会这样做——要知道华夏几千年的战争史可不是过家家。自从中国的炼丹家发现了将硝石、硫磺、木炭以特定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制作黑火药之后,人们便迅速将这个杀伤力巨大的怪物应用于军事上。宋代的《武经总要》更是详细记载了多种火药的制作方法。朝廷更是设立了“火药作”等机构来专事火器生产。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火器
与此同时,火药制作技术也经蒙古人、阿拉伯人之手传到了西方——蒙古人的西征将火药技术传入阿拉伯世界,而在13世纪时在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阿拉伯人便开始使用火器对付西班牙的基督徒。而后火器技术又被欧洲人习得,仿制出“火门枪”。
火门枪(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火门枪的操作极为不便,甚至当时有士兵这样评价这种难以伺候的武器——
要想一个人操作火门枪,你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
于是在15~16世纪,欧洲人相继发明出了火绳枪、燧发枪,这也可以说是西方火器技术逐渐超越中国的开始。
(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火炮方面,虽然早在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围攻战中便已经使用了“乌尔班巨炮",但也有其致命的缺陷——机动性太差,据所当时最大的一门炮可以发射1900磅重的巨大实弹,移动起来需要60头牛和200个壮丁来拖拽。
影视剧中的乌尔班巨炮
而此后,欧洲经历了一系列科学革命,在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得到长足发展的情况下,瑞典国王胡斯塔夫二世对火炮的改进使其标准化,减轻了重量,机动性大大提升。火炮技术从此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古斯塔夫二世
等到17世纪的时候,欧洲的步兵已经全部由火绳枪兵、燧发枪兵组成,而另一方面,经过改进的火炮实用性也大大提升。可以说,此时的西方已经告别了冷兵器时代。
西方火器反向输出中国的时代来了。
在西方传入中国的火器中,最著名的有佛朗机铳、鸟铳和红夷炮。
红夷炮(图片来自网络)
1517年,明代中期,当时的葡萄牙帝国已经发现了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来到中国广东做生意,佛朗机铳就是那时中国人从葡萄牙商人那里买来的。所谓“佛朗机”就是明代对葡萄牙的称谓(可能源于对法兰克Frank一词的误读)。
《坤舆万国全图》中的葡萄牙即标注为“佛朗机”
而“鸟铳”则是明代对欧洲“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以能够射落飞鸟而得名。鸟铳传入我国后经仿制、改进,性能有所提高,成为明清军队装备的主要轻型火器。据《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即1558年,一年之中即制造了鸟嘴铳1万支。
电影《绣春刀》中的鸟铳
至于红夷大炮,应该更为知名。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时,就是被袁崇焕用红夷炮击伤,最终死去。当时的明军和满清都大力仿造红夷炮,还给它封上各种“将军”的称号。而满清入关后,比较忌讳“夷”字,所以名称改为“红衣大炮”。
“神威大将军”炮
从这些到达中国的西式火炮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方火器水平,已经是在中国之上了。
到清朝,尽管清朝的皇帝们在对明朝的战争中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但始终对其保持着戒心,不愿意放弃看家的骑射本领,因此火器在清朝也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再之后,就是鸦片战争了。
中国火器为什么会落后?
关于为何中国火器最终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有:
欧洲的封建庄园领主,在其领地内俨然是个小国王,往往会建设巨大的城堡,坚固的城墙。比如,乌尔班巨炮面对的君士坦丁堡,其城墙可是由迪奥多西二世建于公元5世纪,之后还不断加固,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防御”——
君士坦丁堡城墙剖面图(图源网络)。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城市基本都是夯土城墙(宋代的汴梁、元代的大都也还都是夯土),在这种情况下,对火器、尤其是火炮的需求虽然有,但似乎不是那么的······大?
夯土城墙(图源网络)
此外,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在没有外敌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倾向于放松对于军事装备的研发。而在封建势力林立、竞争激烈的欧洲,他们的需求相对来说就比较大了——毕竟,你不采用,别人就采用了。
中世纪欧洲地图(十字架东征时期)(图源网络)
当然,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牵扯到了“古代始终领先世界的中国为何近代会落后”这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了。关于这个难题,已经有很多中外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或许他们的观点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对这个问题思考越深,中国的崛起之路便又向前一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