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还完全相信呢”?对于名师胡红梅事件、名班主任,大家都从来没有完全相信过。
尤其是对于那些官方圈养、评定出来的名师、名班主任,实际含金量我们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胡红梅事件。
01、为何如此?我没有贬低这些名师、名班主任的意思,而是,我们现在很多名师、名班主任都是根据条件、由官方强行包装出来的胡红梅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些有能力的人也被包装进去了,但是更多的没有能力的人,也在指标的作用之下,成为了名师胡红梅事件、名班主任。然后,这些本身在教育教学上没有几斤几两的人,因为搭上了名师、名班主任的船,为了扩大名气,就整天沉迷于出书、讲座、各种活动去了,也就更加丢失了教育的初心,甚至可能连原本的那点教育教学能力也丢了。
像胡红梅胡红梅事件,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
话说,她原来的时候不是一个认真负责、有所建树的老师么?从她的履历当中,我们能够看出,她前期很多的奖项,还是需要一些对教育的付出才能获得的。但是,她的才能真的撑得住后期的那些国家级的奖项么?很显然,她是撑不住的。
就是因为才能与头衔不匹配了,所以,为了让它们匹配,这样一位原先挺有作为、挺有理想的老师,只能走上弄虚作假的道路。而一旦走上这条道理,她就没有了回头路,只能越走越远,最终,终于倒在众人的唾弃之中。
02、名师、名班主任,应该自然成名。胡红梅事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人为地制造名师、制造名班主任,这是对于教师本身、对于教育来讲,真的是好事么?显然,名师也好、名班主任也好。他们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高手。他们能力的高低,不是靠官方封出来的。不是说,官方给你个武林盟主的头衔,你就可以去统帅群雄了。
在血雨腥风的江湖里,要成为高手,只能是靠勤学苦练,只能是靠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自然成长。
一切包装出来的绝世高手,一到比武之时,基本都是怂包。
所以,我是主张,名师也好、名班主任也好,一定要自然成名。
03、结束语:我的想法是,一线教师的工作,含金量其实是差不多的。你多有名的名师、名班主任,我们细细研究他,无非早期的时候,他比人家认真一些、勤奋一些而已。
像这样的教师,我认为,咱不能过分地捧。你不捧他,他可能永远都这么认真、勤奋,但是你一捧他,他就飘飘然不得了,最终要走上追名逐利、放弃初心的道路了。
这样一来,你不是爱他,而是害他。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儿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