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公告

潘石屹的第一任:卖掉SOHO中国,潘石屹卖的到底是什么

潘石屹卖掉SOHO,既为回资,也是恐惧潘石屹的第一任!

潘石屹的第一任:卖掉SOHO中国,潘石屹卖的到底是什么

黑石创始人苏世民在国内渐成网红式的人物潘石屹的第一任,也留下了许多名言。2020年春节期间他说:疫情终会过去,提前布局的人才是最终赢家。

收购SOHO也是他的布局之一潘石屹的第一任。

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潘石屹的第一任,他是这么定义“不亏钱”的标准的——每次收购,黑石都会进行企业劣势案例分析,尝试去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下一个周期内可能发生什么。如果结果显示这家公司陷入困境,那么即使项目有很大积极面,黑石也不会去做。

与老成持重的巴菲特一样潘石屹的第一任,现年74岁的苏世民从布局收购SOHO开始,就在“浪尖”上与潘石屹夫妇搏弈。

2019年,双方开始正式谈判交易细节。彼时,SOHO叫价80亿美元;

去年3月,SOHO与黑石的交易消息密集出现,交易价格一再刷新,越刷越低。从80亿美元到50亿美元,再到今年最终出手的30.5亿美元,较谈判初期的80亿美元出手价相差甚远。

之所以说黑石的每次谈判都在“浪尖”上,细心的网友对照发现,SOHO的每次落价均与“潘少爷”话题热度高度契合。

腰斩价出手SOHO,与“少爷”无关,谁信?!

再说“回资”。潘石屹出手SOHO,不是近两年的事。早在十年前就有传他要离开中国房地产市场。

潘老板这么做,有他自己的考虑,除了商业上的原因,还有部分其他的原因。

望京SOHO

1.他认为内地的泡沫已大,因此从商业的角度,大举进军海外是资产保值的需要。于是他卖出大量内地资产,买进了欧美资产。

2.他在前期地产市场可以长袖善舞,但对后期处理各种关系不太擅长。尤其是他的后代影响,必然让人考虑资产的处境。

3.他在开始转移资产时,表示对国内未来的信心,包括“SOHO,三生三世都不卖”,显然是心口不一。但我们应对他的离去表示宽容,因为不管怎样,毕竟是商业考虑为主,而且这属于他自己的财富。

4.他的企业负债率很低,只有40%,这在平均负债率无限接近100%的地产界来说,简直匪夷所思(公认具有优质资产的万科,2021年一季度负债率84.04%),说明他非常看重财务安全。

5.这次他卖出的SOHO,接盘的是美国机构,相当于外资接盘了。

从地产市场角度上看,潘石屹绝对属于“乘着红利飞起来”的一波人,他的企业盈利能力很好,而且相对来说,财富都是他赚来的。

相对那些借各种金融杠杆起飞的企业,出了问题就躲在国外的人来说,潘石屹的离场,就显得光明磊落了很多!

潘石屹可称为“逃顶大师”,每一次他都能化险为夷。第一次南下海南,去炒地皮,那个时候正好是90年代,当时海南开发势头正旺,有上万家房地产公司在找机会建房子,都想着炒地皮,然而最后全身而退的不足1%。1991年“万通六君子”,他们分别是潘石屹、冯仑、刘军、王启富、易小迪。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潘石屹,他是楼市第一批炒房客,半年就已经赚了1千多万元。他赚了这一桶金后,感觉海南地产危机四伏,他是第一个清仓套现,撤退回京。不得不服潘石屹嗅觉很灵,当年在政策打压前把全部房子全部卖了。这不不佩服潘石屹独有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

这一次潘石屹也将中国Soho全部抛清,也是一次成功的逃顶。现许家印“四面楚歌”就说明了一切。但美中不足的是黑石集团放弃收购,使潘石屹陷入“旋涡之中”。幸好潘石屹家底殷实,财富充裕,在美国还有多处物业和房产。再加上有丰盈的现金,所以不至于像许家印一样被拖垮。这也是潘石屹的过人之处!最后用潘石屹的一句话作结束语:养鸡的不如捣蛋的,三分之一的开发商只倒地不开发。

房地产大鳄,到武汉自然是考察房地产市场呗。具体点说潘石屹考察了武汉市江汉区重点工程,阳光城·央座写字楼。该项目是武汉市中心比较繁华的地段,站在上面可以一览江汉区最繁华地段全貌。没错,就是妹子边上的这位大鳄,而后潘石屹连声称赞,并用“大武汉尽收眼底”来形容观感。

潘石屹的第一任:卖掉SOHO中国,潘石屹卖的到底是什么

潘石屹的第一任:卖掉SOHO中国,潘石屹卖的到底是什么

据了解此次潘石屹来武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的9月份也来过武汉,为何频繁现身武汉?主要是潘石屹早前曾多次公开表示看好武汉市场发展潜力,并将武汉列入其SOHO 3Q全国扩展计划城市之中,而今年一月份再次空降江汉区,莅临参观阳光城·央座,该地块是武汉的核心商务区,类似上海的南京路一样,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是不是会选择把阳光城项目作为进入武汉的首个动作,这个我们还不是太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武汉市香港路-建设大道一带的金融、商业价值,已经成功地引起了中国地产重量级人物潘石屹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