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什么袁枚说,左思10年写成的《三都赋》清朝人几天就可以写成袁枚的资料?
前言袁枚的这一段话来自于《随园诗话·卷一》袁枚的资料,
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袁枚的资料。即作之,不过翻摘故纸,一二日可成。
左思如果生在清朝,一定不会再写这一类的赋袁枚的资料。即使写,也不过翻翻书,一两天就写完了。至于拿《三都赋》来抄写的人,也不会有了,当然也不会出现什么洛阳纸贵的现象。
为什么随园老人敢这样说呢袁枚的资料?
一、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晋书·文苑列传》中专载左思(约250~305)容貌不扬而且天赋并不高,曾经很让他的父亲左雍失望。
青年时期的左思发奋读书,用1年时间写了《齐都赋》 ,然后“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 不过作为一个没几个粉丝的作者,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但是左思并不甘心,自认为作品不输于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于是左思想了个办法就是求名人为之写序。 在文坛领袖皇甫谧、张载、张华推荐下,《三都赋》很快成了爆款: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列传》
连曾经瞧不上他的陆机也为之折服 :
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南方人形容北方人没有学问),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二、随园诗话中 袁枚何说《三都赋》一二日可成为什么袁枚这样说呢,《随园诗话·卷一》中写出了原因:
古无类书,无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故成之亦须十年、五年。今类书、字汇,无所不备;
随园老人说古代没有类书和地方志一类的工具书。 写《三都》、《两京》赋中那么多的树木禽鸟要描写, 必须搜检群书采集风土资料才能写出那些辞藻。
大家竞相抄写造成洛阳纸贵,是因为读书人要当作工具书使用,当作类书和地方志来读,恰似今天新华字典、汉英词典,当然有人人必备。
第1个写出这类文章的人,没有可以参考的工具书,要花十年、五年的时间才能写成。而现在(清朝)“今类书、字汇,无所不备”,什么工具书都有了。因此袁枚认为,所以写这样的文章“不过翻摘故纸,一二日可成。”
结束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说过: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两都赋》、《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经典名篇,左思的《三都赋》也深受二者影响。这三篇赋都是骈文。
科举中的律赋也是骈文的一种,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必须要学会做骈文,例如李商隐就曾经拜在令狐楚门下学习骈文才考上进士。
袁枚说“使左思生于今日,必不作此种赋。”这句话到可以留到今天,因为今天很少有人再写这类赋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写可以换钱的剧本和网络小说 。
至于袁枚说《三都赋》这类堆砌辞藻的文章几天日可成,也是对古人言。今天的人不说写这种骈文,就是写篇普通的文言文也不易
@老街味道
野狐试答
题主好,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唐以前,宋以后有名的诗人也是不少。
汉魏六朝有名的诗人和诗歌有: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汉武帝的《秋风词》,卓文君的《白头吟》,梁鸿的《五噫歌》,辛延年的《羽林郎》,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曹植的《白马篇》、《美女篇》。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各有不少佳作,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眺、沈约、庾信等都是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传世名作不少,不一一列举了。
元诗首推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就出自虞集的《风入松》一词,他的《挽文山丞相》“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遇难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沉郁苍劲,感人至深。元曲四大家不能不提,郑光祖、关汉卿、马致远、白朴,他们都是曲中高手。
明代诗人著名的有高启,他的梅花诗中“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可谓经典之作。于谦的《石灰吟》,杨基的《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华,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花送到家”深得世人喜爱。唐寅、顾炎武都可谓颇有诗才.
清朝诗人中现在最热的首推纳兰性德、仓央嘉措。其他有名的有王士祯、袁枚、郑板桥、陈维崧、纪晓岚、赵翼、黄遵宪。
以上所列仅仅个人所知,挂一漏十当在情理之中。对了还有明朝的刘基,他的四言诗深得诗经三味,录其《秋怀》八首和大家共享。
秋怀(八首)其一
凉夜悠悠,华灯有辉。凄风动林,明月在帷。山川迢迢,游子无衣。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不睹逝波,焉知昨非。亭亭南山,有蕨有薇。黄华晚荣,紫芝秋肥。岁云莫矣,胡宁不归。
其二
陟彼高原,望美中陵。玄商夕振,白露宵零。蔚彼茂草,化为枯莛。我有素琴,玉轸朱绳。弹为阳春,旭日满庭。怆悢兴怀,悲来填膺。子期逝矣,其谁汝听。
其三
喓喓草虫,慓慓其股。岁莫如何,尔独良苦。瞻望日月,绵绵我愁。如彼逝矢,一往不留。嗟尔小子,时不再得。匪缗曷鱼,不艺胡稷。萧萧草虫,烈烈其音。岁莫何为,只搅我心。
其四
中庭有枣,累累其实。零露既降,岁事孔疾。循彼阶轩,有鸣蟋蟀。岂其觱发,而不栗烈。南山崒嵂,松柏萧瑟。彼兰斯莸,彼枳斯橘。安得羽翼,载飞载鸣。泛滥八荒,以终永日。
其五
有爝者萤,载飞载扬。有倬云汉,载炳其章。白日易徂,玄夜何长。繁思交横,浮念无方。慨怀古人,中心怛伤。离娄冥行,历坎而僵。循墙以趋,虽瞽不伥。猛虎雷咆,斑文在床。妖狐鬼潜,毳裘黄黄。悠悠多歧,荡荡周行。慎尔驰驱,天命有常。
其六
夕簟既清,瓶水既寒。浩歌临风,忧来多端。悬崖而栖,瞽以为安。菅茅在门,蒙以为兰。黍稷弗膳,腐鲍是餐。干将挂壁,敝履加冠。宛其悲矣,能不永叹。
其七
郁彼晨烟,亦曼于楚。瑟彼枯杨,策策其语。良辰几何,亦既徂暑。溥彼郊原,有禾有黍。凄风夕兴,雁鹜如雨。
其八
今日何日,岁聿其秋。候雁北来,星火西流。怀我故乡,道阻且修。俯察渊潜,仰睇天游。孰翱匪鸢,孰跃匪虬。瞻望日月,中心如抽。岂无美酒,焉得良俦。矢诗不多,聊以解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