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随园诗话》

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大概意思是

天空中的云虽然流动,但心却离不开高山.明月沉到深潭中,影子就很难随月亮流走了.明月如果有心,一定认识我这个年年在异乡见到的游子吧.

这是一首怀乡之作.

明月有情应识我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是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记录的他的好友许明府吟出来的两句诗。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它该认识我,因为我和明月年年在他乡相见。

拓展资料: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袁枚的资料、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卷一

作者袁枚的资料:袁枚

古英雄未遇时袁枚的资料,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阴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云:“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您的问题,灯花物语来回答袁枚的资料。《随园诗话》是袁枚撰写的一部诗话,是清代最重要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随园”亦大有来历,它是《红楼梦》中著名的“大观园”的原型。

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红楼梦》中的“随园”:集美景、美女于一体。随园最初的主人是曹雪芹的叔叔曹頫。随园是什么模样,规模有多大,建筑有多美,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元春省亲后,元春命宝玉和诸钗入园居住。这里集“双美”于一体,一是其建筑、院落、花木,网罗了天下美景;二是居住其中的是绝色美女,哪怕是丫鬟、仆人,也都颇具姿色,个个都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仙一般。

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随园”的主人“前仆后继被抄家”。大观园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现实中曹家的府邸可能不及大观园的美仑美奂,但估计也是如人间天堂一般了。老曹家是江宁织造,是为宫廷提供丝绸织品的皇商,典型的肥差。油水大,就不容易把持,没几年老曹家就犯了事儿,被抄了家。老曹家一夜回到解放前,再也没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继曹家之后,新任江宁织造是隋赫德,曹家的宅子也就到了隋家手中,改名“隋园”。可惜,隋赫德在江宁织造这个位置上,也没做到洁身自好,没能逃脱“前仆后继被抄家”这个魔咒。再下一任江宁织造一看,唉呀,这宅子分明就是个不祥之地啊,人家就躲得远远的,连这宅子的门都没迈进一步。这风光一时的大宅子就荒废了,委屈万分的等待新主人。

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袁枚把“随园”建设成了高级文娱场所。“隋园”的新主人,便是袁枚袁子才是也。袁枚生于康熙末期,自少年时就是有名的才子,后来成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诗文写得好,做官也不错,曾辗转于江苏溧水、江宁、江浦、沭阳等地,任县令七年。他为官勤政,官声挺不错,但无奈不受朝廷赏识,一直升不上去。渐渐的,袁枚就对仕途官场失去了兴趣,如晋代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了。不同的是,陶公去了乡村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袁则归隐在江宁(今南京)的小仓山,是比较繁华的都市。

袁枚的资料:年年相见在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在江宁小仓山,袁枚相中了隋园,花费数百两纹银买到手,将其更名为“随园”。在隐居随园的生活中,袁枚每天吟诗作对,还收了许多跟他学习诗歌创作的徒弟,其中有不少为女弟子。因为袁先生的才气和号召力,随园在江宁名噪一时,成了高级文娱场所:想吃最好的菜,去随园吧;想见最美的艺伎,去随园吧;想和最有才华的人交流思想、切磋诗文,去随园吧。袁枚自号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人们尊称他“随园先生”。“随园”便由《红楼梦》中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诗意栖居之所,变为了乐哉悠哉的随园主人吟诗作对、品味美食、欣赏佳人的隐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