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一位无可争议的雄主,他少年继位,拥立燕昭王和秦昭襄王,推行“胡服骑射”,带领赵国走向强盛,又灭中山国,赶走林胡和楼烦,筑起赵长城惠后。“威强敌德”谥为“武”。
然而易储乃国之大事惠后,尤其是在战国时期,稍有不慎轻则致命,重则乱国。赵武灵王就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处理不当,被围困三个月而饿死,好在赵国并未因此出现大的动乱。“乱而不损”谥为“灵”。
英雄难过美人关公元前325年惠后,年仅十五岁的赵雍继位,是为赵武灵王,五年后与韩国结盟,娶其宗室女为夫人,生公子章,立为太子。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不久,赵武灵王就梦见有绝世美女呼唤他,自此念念不忘,常常在酒后和大臣诉说,已然情根深种,吴广知道了这件事,就通过夫人把他的女儿娃嬴送进了宫中,她就是孟姚,后来成了惠后,生公子何惠后。
赵武灵王极其宠爱惠后惠后,虽不至于耽误政事,毕竟赵武灵王的功绩在那里摆着,但到底是爱屋及乌,遂废太子章,改立太子何。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退位,自号主父,专心钻研军事战略。公子何继位,是为赵惠文王。公子章和公子何,从前是兄与弟,自此是君与臣,相见要有君臣之礼。
沙丘之乱,一代雄主被活活饿死公元前295年,群臣来朝,惠文王主持朝拜,而赵武灵王从旁观察,这一观察就出了问题,安阳君的失意深深刺痛了赵武灵王,心生不忍,又此时孟姚已经去世,爱意尽失,反怜惜起长子来,遂生了让赵章做代王,赵国两王并立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并未付诸行动,后来封了赵章做代郡的安阳君,田不礼辅佐。这一决定埋下了祸根。
安阳君早有不满,一直和田不礼寻找造反的机会,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同赵惠文王视察沙丘,分住不同的行宫,安阳君得到消息,遂与田不礼造反,欲杀死赵惠文王。
公子成和李兑带兵赶来平叛,安阳君不敌,遂逃到了赵武灵王的行宫。公子成和李兑遂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等杀死安阳君后,两人并未撤离,反而因为害怕被灭族而继续围困赵武灵王,行宫里的人都被两人威胁而出,又断绝了行宫与外界的联系。只有赵武灵王出不来,在里面坚持了三个月,被活活饿死。
那么赵惠文王为何不救?首先,公元前299年,赵何只有九岁,继位成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长期不在国内,国政实际上是由大臣们把持的,赵惠文王势力弱小,无法与公子何和李兑相抗衡,公元前295年,他也才13岁,只能任由两人做决定。实际上,这件事后,两人确实在很长时间内专断国政。
再者,赵惠文王不想救,虽然他已经是赵国的国君,但赵武灵王一个决定,就能让他什么都不是,实际上赵国最大的掌权者还是赵武灵王,他做了几年国君,已经不想再交出权力,所以才默认公子成和李兑围困死赵武灵王。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赵武灵王自己惹出来的祸端,赵惠文王这个国君立的不可谓不正确,赵惠文王在位三十多年虽没有赵武灵王的功绩,但也是一位明君。
错就错在赵武灵王先立赵章,又立赵何,再想两王并立。犹豫不决,没有平衡好两方的关系。国之大事,却掺杂个人感情。最后落得个惨死,令人唏嘘。
原文赵灵吴女宅号孟姚,吴广之女,赵武灵王之后也。初,武灵王娶韩王女为夫人,生子章,立以为后,章为太子。王尝梦见**,鼓瑟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兮命兮,逢天时而生,曾莫我嬴嬴。§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人。吴广闻之,乃因后而入其女孟姚,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数年,生子何。孟姚数微言后有淫意,太子无慈孝之行,王乃废后与太子,而立孟姚为惠后,以何为王,是为惠文王。武灵王自号主父,封章于代,号安阳君。四年,朝群臣,安阳君来朝,主父从旁观窥,群臣宗室见章儽然也,反臣于弟,心怜之。是时惠后死久恩衰,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游沙丘宫,章以其徒作乱,李兑乃起四邑之兵击章。章走主父,主父闭之,兑因围主父宫。既杀章,乃相与谋曰:“以章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乃探雀鷇而食之,三月余,遂饿死沙丘宫。诗曰:“流言以对,寇攘式内。”言不善之从内出也。颂曰:吴女苕颜,神寤赵灵,既见嬖近,惑心乃生,废后兴戎,子何是成,主闭沙丘,国以乱倾。
翻译这位赵灵吴女,名叫孟姚,是赵国大臣吴广的女儿,亦称“吴娃”。后来嫁给赵武灵王,为后妃。赵武灵王原有妃子,韩国人,生子赵章,奉为后,赵章立为太子。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女子鼓瑟而歌。歌词大意是:美人靓丽闪烁,颜若初开花朵。这是她的天命!生冯其时,莫辜负深情的我。第二天,赵武灵王,饮酒之时,对大臣说了自己做的梦。并说自己很想见到这个女子。大臣吴广说,大王梦中遇到的女子就是自己的女儿孟姚。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就嫁了赵王灵王。赵武灵王抱得美人归,宠爱有加,没几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名赵何.女人生性妒忌,因其地位脆落,属于弱势人群,对于任何危害自己地位,或者可能危机自己地位的人,都在排斥之列。孟姚也不例外,排斥原来的王后,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都是地位自保的需要。女人有姿色,被宠爱,心生狠,丈夫就会中邪,原来的王后和章太子地位不保,是意料中的事情。吴娃,说“后有淫意”,是说公子章的母亲和右效司寇田不礼有苟且之事。此说可能是捕风捉影,真正的原因则是一场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吴娃生的公子赵何,被封为太子,后来继位为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史记·赵世家》]“主父”就是赵武灵王。四年后,长子赵章来朝,大家看见公子章,老老实实,对弟弟恭恭敬敬,心里有些不忍的样子。赵武灵王想把赵国一分两半,册封长子赵章为代王。计划没有实施,就终止了。为君,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怀有妇人之仁,会铸成大错。赵武灵王的优柔寡断,给自己,种下了祸根。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到沙丘宫巡游。“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贼而定王室。”[《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强大;废长立幼,又使国家处于混乱中,自己也将死无葬身之地。父亲爱儿子,人之常情,但是赵章、赵何都是儿子。赵章被围,无路可赚跑进父亲的宫中。赵武灵王开门接纳了儿子。公子成与李兑等人,把赵武灵王的沙丘宫围了起来。赵武灵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交出了公子章。公子章被杀。然后是不是该撤兵了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现在撤兵就是一个死。只好继续围攻沙丘宫。可怜赵武灵王,没有吃的,只好掏鸟窝找吃的,三个月后,活活地饿死在沙丘宫中。这里引用的诗歌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听信流言,造成了敌寇的入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