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学习,但是最好还是学习唐代的楷书作品张謇。我们看今日头条上面的文章,发现有很多清代的书法家写的是非常好的,尤其是清代的一些书法状元们的书法,他们的书他们的楷书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写的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工整,甚至一度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这种楷书,要远远好于唐代的楷书作品。
实际上呢,在现代的印刷技术普及之前,古代人学习书法是没有字贴的张謇。那么他们学习谁的字呢?就是自己老师的字,比如说古代的一个状元,他去教学生,没有字帖,一般都会教自己的字体,最方便也最实惠,很多书法老师都是口手相传的,所以说,对于入门的学生来说学习现代人的字有时候也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的书法字帖普及以后,尤其是印刷科学的不断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张謇、大师级的书法字帖开始以很便宜的价格出现在我们的书桌案头,这些楷书基本上都是唐代楷书大师们的作品,他们的水平是得到历代书法家的承认的,是得到他们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
所以我们看现代人学习书法,一般都不会再去选择学习老师的字,反而去学习远古时代的书法大师们的字张謇。
因为有了清晰的照片,有了清晰的字贴,就不需要学习老师的字了张謇。相比较起来,老师的字和古代大师的字还是有差距的。
所以学习书法,我还是建议去练习古代人的书法作品。学习楷书当然要首选唐代的楷书了,唐代的楷书是楷书的最高峰,也是历史上楷书水平最高的一个时代。
最早创建博物馆的人是清末民初的张謇。张 謇(1853—1926),近代立宪派、实业家。字季 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 年)状元。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 长。他于1904年向清政府学部建议在京师开办国 家博物苑,未被采纳。次年,以他个人财力在南 通购地35亩,收集“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 石,先辈文笔”,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自建的博物 馆。博物馆有北馆、中馆、南馆等五幢中西合壁、江南风格的精巧建筑。征集文物、标本、达 2900余件,以自然、历史、美术三大部,分别陈 列于各馆之内。由于当时馆内还有培养动植物的园圃,因此初名为“南通博物苑”,即现在的南通 博物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