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天才少年港湾李一男,十五岁即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加入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可谓绝顶聪明。

港湾李一男:如果李一男没有离开华为,华为会更上一层楼吗

但李一男性格孤傲港湾李一男,这或许也是不少天才的通病吧?从其在华为期间与同事,领导相处可以看出端倪。任正非惜才,视李一男如己出,也是骂李一男是最凶的一个。

港湾李一男:如果李一男没有离开华为,华为会更上一层楼吗

李一男出走华为之后港湾李一男,创办港湾网络,挖华为骨干员工,抢华为生意,与华为对着干,一时间生意也是做的风生水起。但姜还是老的辣,华为专门成立打港办把港湾网络打的一败涂地,之后李一男得到李彦宏的赏识去了百度百度,又加入中国移动,都没掀起太大的风浪。又做起了电动车的生意,不过还没开卖又因内幕交易被捕入狱。

纵观李一男的前半辈子港湾李一男,聪明,能干,实力强悍。做技术绝对是一等一的技术大拿,如果能在华为好好做技术方面的工作,研发也好,技术部门负责人也好,一定会让华为比现在更上一层楼。

但当时的华为全公司上下都认定李一男会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港湾李一男。我们从李一男离开华为以后的种种经历可以看出,其可能并不擅长作为公司一把手。如果李一男接班任正非,华为很有可能成为不了今天的华为。馒头君始终认为,一个公司技术强大,可以成为一家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再加上令人敬佩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华为。

曾经被任正非最看重的“小伙子”李一男,因为被“调剂”而选择离开华为,如果任正非将李一男招进华为并一路提拔,让李一男认为任正非就是自己的伯乐,而之后的“调剂”对李一男来说就是怀才不遇了,李一男是“技术流”,而任正非给他的华为电气总裁和华为内部的美国研究所所长的职位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离开。

港湾李一男:如果李一男没有离开华为,华为会更上一层楼吗

港湾李一男:如果李一男没有离开华为,华为会更上一层楼吗

港湾李一男:如果李一男没有离开华为,华为会更上一层楼吗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做事的风格很果断,而华为的员工对于任正非的敬畏主要来自于对任正非的能力还有他的军人气魄,而任正非对于在人才的培养上,大多以信任和升职为原则,但在对李一男的“调剂”上确使得华为损失一员大将。

2000年12月,任正非批准了李一男辞职,而连薪水带股份一共分到了一千多万的巨款,而带着这笔巨款李一男准备在“巨龙”和“大唐”的旧址上建立自己的通信“帝国”。

而目前北京的电信巨头都已经构不成威胁,而这片地方(北京)距离任正非的势力还是很远的,所以选择在北京“重启”是李一男最好的打算,而对于华为来说在电信行业里一片属于华为的海洋中就多了一个“港湾”。

李一男的“创业”之路和任正非截然不同,任正非当年创办“华为”后为了活下去是什么赚钱搞什么,先活下去再谈其他,而李一男组建的“港湾公司”是有着充足资金和详细业务规划的“公司”,可以说李一男的创业绝对要比任正非的创业要正规的多,而对于李一男来说他在华为任职期间也是攒下了很多经验他知道在当时的华为:数据通信领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地方,但对于其他公司和华为来说这恰恰也会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而华为既然在数据通信上面有可乘之机,那么李一男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李一男建立的港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华为内部的“国中之国”有着这样的便利条件李一男就将重心放在了数据通信产品上,而华为正是他的代理对象。

商业嘛,就是这样即使李一男出来单干了,但并不是说就和华为没有任何联系了。

从李一男不但将自己公司的数据通信产品交给华为代理还为华为建立与数据通信产品的相关培训基地,看来李一男的港湾并不能马上彻底的脱离华为,即使他所研发的东西是华为不擅长的数据通信产品。而对于越来越成熟的华为来说,李一男的举动对华为是构不成威胁的。所以任正非对于李一男态度就是:“你出去自立门户我不在意,只要你不伤害华为,华为依旧表示支持和理解。”

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李一男拥有华为发展战略和管理上面的经验,所以很快就在数据通信领域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使得网络信息产业在后来逐渐取代了传统通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拥有了更大的商机,“港湾”品牌在业界内一炮而红,这其实就归功于李一男一向精通的技术研发,而不是市场调研或者行政等其他方面。

有统计表明港湾在当时的研发经费占整体销售额的12%~15%,甚至港湾近乎一半的员工都是就职于技术研发部,也可以说港湾就是一家以研发创新为主的网络公司,而从01年到03年仅仅三年时间港湾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十个亿,港湾的快速成长也使得李一男开始“扩展”,他想做下一个“华为”。

为了摆脱分销商“华为”,李一男准备筹备重金进行风险投资,用这笔资金彻底摆脱华为。

而当时国内的通信企业只有中兴可以和华为相互抗衡,但是如果明目张胆的找中兴合作就等于说是和华为彻底撕破脸皮,对华为宣战,在当时来说一点也不客观,所以李一男选择了“外援”。从国外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来壮大港湾。

而在01年到03年港湾频繁的和外企建立合作关系,终于让任正非忍无可忍,任正非觉得:

“这些公司在美国的IT泡沫破灭中惨败后,转向中国,以挖空华为窃取华为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它们的困境。”

后来,任正非谈起当时的情况时说:

“……华为那时弥漫着一股歪风邪气,都高喊‘资本的早期是肮脏的’口号,成群结队地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联手偷走公司的技术机密与商业机密,好像很光荣一样。真是风起云涌,使华为摇摇欲坠。”

有人说任正非与李一男曾情同父子,李一男很有可能就是“华为太子”而看到李一男这般举动,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于是,华为和港湾的战争也一触即发。

其实很多人知道李一男要说没野心是肯定不可能的,野心就是人类的欲望,而一手将李一男提到华为副总的宝座上后,任正非有选择将李一男放到市场部,这又怎么说呢?不得不说大佬的思维真是琢磨不透,如果李一男当时没走,华为又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