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人们便捷地获取信息,鼠标轻点就可知晓天下事,也可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熊依依。但是网络上的信息非常复杂,需要每一个人带着辩证的思维去客观看待。就如网络上传播或讨论教师体罚学生这个话题,就会带给教师群体很大的心理冲击,甚至会改变很多教师的职业态度。针对题主所问,下面我逐一来回答。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第一,因为体罚学生而造成个别教师违法或者受到行政处分,会导致很多教师居安思危熊依依。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不要说在信息发达的城市里熊依依,就拿今天我在北方一个特别偏僻的农村山区遇到一位小学教师,在相互交流时,问到网络上传播个别教师因体罚教师而带来种种麻烦时,他对我讲:“现在农村学校也一样,哪怕是批评哪个学生,学生回家一告状,有些家长就会找教师麻烦,我现在感觉特别难开展工作,甚至有很大的困惑,教了那么多年学,现在竟然不知道如何管理学生了,生怕一不小心管严了,自己也惹祸上身。”连一个农村的教师都如此有职业危机感,试想在信息发达的城市里,教师群体压力又何其大。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第二熊依依,因为负面信息的冲击,已经有个别年轻教师已经有离职的打算,老教师离职的可能性不大。

就在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西安的学生,才大学毕业五年,在小学当班主任熊依依。因为进行正常的教学秩序管理,批评了一个经常违反纪律的女同学,结果这个学生就想不开准备跳楼,后经过多方反复劝阻和解救,总算让这个学生没出意外。但是这位老师连夜被传唤到派出所进行调查,对他的精神刺激特别大。后来家长到学校闹事,要求这个班主任对她的女儿进行精神赔偿。好不容易把事件处理完后,这个年轻人终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失望透顶,征求家人的同意后辞职了。像这样的案例虽然不多,但是对年轻教师的冲击力非常之大,这是我所没想到的。

第三,因为有前车之鉴,现在已经导致很多中小学教师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更不要说体罚学生了。

我经常在悟空问答上解答有关于老师们提出的,关于如何进行学生管理的问题,也看到很多教师在问题评论中的留言,竟然发现有大师的教师说,自己为了保平安,为了能少惹麻烦,再也不会严格管理学生,更不说体罚学生了。看到这些留言我就在想,这种现象即是网络传播的力量,让很多教师从别人身上的教训去衡量对比自己可能会发生的境遇。这种人人自危的心理在悄悄漫延,将会对教师群体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产生很大的心理冲击。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如果教师不也严格整治教学管理秩序,必然会让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长期发展将对学生群体的遵规守纪意识,尊师重教美德造成极大的破坏。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网络信息的传播,负面案例的警示效果,已经让广大教师在自我利益取舍方面初见分晓,凡是对自己基本权益有负面影响的执教行为,都会不断降低工作标准,如此发展下去,绝不是什么好事。好在教育部已经意识到教师惩戒权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始出台有关规定,允许教师合理使用惩戒权。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想利用好惩戒权很难突破心理畏难情绪关。

说实话,类似的孩子我在执教生涯中也遇到过,只不过还没有遇到过敢公然骂老师的孩子。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上课一直说话,扰乱课堂秩序,这样的孩子有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属于纪律意识淡薄,行习惯不好,还上升不到思想品质和道德上。这类孩子尽管令老师比较头痛,但也不至于让老师无法容忍和接受,也不至于就完全没有办法管教他们。

熊依依:网上传播或者讨论老师体罚学生,会不会造成想管不敢管的情况发生

但是不但听管教,而且还骂老师的学生,那就不是一个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不好的问题了,那就是一个道德品质的问题,这样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作为教师,遇到这样的事情,切记不能急躁,要冷静理智处理。

第一、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动手打他,也不要动嘴骂他,但必须向他传递一个强硬而坚决的信号:请他立刻停止他的行为,端正他的态度,必须道歉。请全班同学做证,请班干部做好相关记录。留足证据待后处理。

第二、及时和这个孩子的家长沟通,把这个情况及时反馈给该生的家长,看一看这个孩子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如果这个家长的态度很诚恳,愿意配合老师教育转化孩子,那这件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

假如这个家长不积极配合,还一再的袒护自己的孩子,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和这样的家长切记不要过多的纠缠,那就让这样的孩子自生自灭,随他而去。

第三、把这一情况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请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这个孩子家长取得联系与沟通。如果事情能得到较好的处理,那么这个孩子后续教育的问题还可以考虑。

如果这件事情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家长也不积极配合,学校也拿不出来一个好的处理办法和方式,那只有一个处理结果就是放弃。

第四、假如这个孩子还在你们班继续就读,你还不得不天天面对他的话,那就只把握一个原则,他学不学由他而去,但是他想在班上撒野,或者还想和老师针锋相对那绝对不行。

对这类学生绝对不能妥协、迁就,退让,更不能让他得寸进尺,从而不知天高地厚。哪怕你这个班主任当不成,这个班的课也代不成,都不能让这样的孩子来影响、干扰,祸害一个班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