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印第安人由白令海峡走到美洲的说法是一些无能之辈以现代人的姿态狂妄自大幻想出来的无稽之谈。由于他们虾量古人非洲象人族纪录片,不敢相信古人有渡海洋的能力,于是就凭借主观臆断下了这么一个荒诞结论。又因为无能之辈在平庸时代是成堆出现的,所以这个荒诞的结论也就变成了可笑主流认知了。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其实打破这个谎言非常容易。我一直都说人类只有一个文明,所有文明都是华夏文明孵化的。人类文明最多有一万年不到的历史,文明诞生于冰川时代结束的多年之后。印第安人怎么可能会在文明曙光没有开启的冰川时代就去到美洲大陆呢?这是绝无可能的。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看一下印第安文化与我们、与全世界有没有相同的特质,不就清楚了。如果有,那就不可能早于文明诞生的七八千年之前。甚至不会早于五千年前。印第安文化,无论是南美地区存在的猫头龙舟、绑腿装束,还是北美地区的羽冠、乐器等等,都跳不出早期华夏文明那个范围内。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早期的船就是诞生于古中国的龙舟,所以你能看到中东、埃及的船也是龙舟造型。在秘鲁等地就有土著制作龙舟。早期萨满文化装束里有绑腿,有在手臂、手腕、脚腕出套圈的装束。这个装束在古埃及神像上有,在东亚本土民系的泰族、印尼、大洋洲地区和印第安身上都有。

上图为印尼人

印第安装束的图片手机没有存,不过搜印第安部落的视频很容易看到。都有相同的特征,一个独立的文明怎么可能会这么神似?冰川期结束至少在一万五千年前后,那时文明还没开启。如果那时过去,那印第安文化就与我们很难存在相同内容了。世界不存在独立的文明这件事,日耳曼人都是汉代才去的北欧,其祖源是东方人,说白了就是鬼方里的白种,也是早期华夏文明的参与者之一。根本就没有西方文明这件事,只有地理上的、历史阶段性的、人种差异下的文明特质差异。

由于那些人不敢相信古人有渡海能力,就臆断为白令海峡冰冻的冰川期走过去的。实际上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无知的狂妄。从夏威夷到大洋洲地区又是怎么回事呢?马达加斯加人明显是印度河文明溃逃过去的。印尼人也是印度河文明的后裔。这些都与渡过海洋有关。而且夏威夷还在太平洋中间。

实际上,印第安人并不是一次性去到美洲的。南美地区的印第安我认为是五千年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洪水时四散造成的。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不会超过三千年,因为其文化特征显示是羌方和鬼方由中东古埃及返回以后的事了。墨西哥等地区的地名都显示出这个特质。俄国和北美加拿大地区的因纽特人直接可以说是汉代打击的那个匈奴的主要支系,就是黄种老大支系赤峰红山文化N系,也就是蚩尤后裔与印第安的组合。加拿大地区的印第安同样如此,就是匈奴体系。这些人的确可能由白令海峡过去,但那是渡海过去的。阿拉斯加是汉语,我想家了的意思。阿拉是自称,是我的意思。

印第安人先后前往美洲的确是一个谜,但是我们回看同为文明人种的欧美R和东亚NO系也存在各回各家的神奇现象。就是在东周秦汉以后,黄种往东回中国,白种往西走靠拢在一起,印第安去美洲。

剑齿虎咬合力只有狮子的一半,为什么能以大象为食

大象是现存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成年的它们与狮子、老虎等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分布重合,但是它们依然没有天敌,再加上,幼象多于成年雌性大象群居在一起,所以大象从幼年到成年都是没有天敌的。但是,在远古时期,有一种猫科动物曾经主要以大象为食,它就是剑齿虎。那么,为什么剑齿虎能够捕杀大象,而狮子、老虎就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剑齿虎真能杀象?大象是长鼻目下所有动物的统称,从现存的长鼻目动物看,只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但是,长鼻目在以前可是一个大家族,只不过,大多数的长鼻目长远都被淘汰掉了,只剩下了象科下的这两种动物而已。因此,剑齿虎杀的当然不是现存的大象,而是长鼻目下已经灭绝的一种动物-乳齿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种动物的“恩怨”。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首先是剑齿虎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严格来说,剑齿虎并不是单指某一种动物,而是这个猫科剑齿虎亚科下所有成员的统称,而剑齿虎亚科又包括两个族:后猫族和剑齿虎族,这两个族下一共有13个属总计约64种不同的动物,它们都是剑齿虎,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有长刃一般的犬齿。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其中最早的剑齿虎是剑齿虎族副剑齿虎属下的副剑齿虎,它们的化石早在中新世(距今约1500万年前-900万年前)就在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根据其体型看,它们与现存的美洲豹体型接近。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纵观剑齿虎亚科的演化时,大量的剑齿虎出现的时间集中在距今600万年前以后,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8种恐猫属成员、12种巨颏虎属成员、14种似剑齿虎属成员、20种短剑剑齿虎成员以及异剑齿虎等等。可以说从上新世开始,整个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就是剑齿虎了,一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值得一提的是,在剑齿虎亚科下有一种动物曾经对人类祖先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它就是后猫族下的恐猫。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因此,剑齿虎其实是一个大家族,它们从中新世开始就逐渐地占据了陆地上的主要生态位,并且从上新世开始呈现井喷的态势,成为了陆地上的霸主。而从体型上看,剑齿虎亚科下的成员大都与现在的大型猫科动物接近,不同的是它们的犬齿差异。

非洲象人族纪录片:印第安人是不是从北冰洋过去的亚洲人

我们再来看一下乳齿象

乳齿象是早期的长鼻目动物,它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约5500万年前的始祖象,始祖象被认为是长鼻目的祖先,它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没有明显的长鼻和长牙,与河马的习性和形态类似,体重仅有200公斤左右,远不及现代的长鼻目。

经过了约2500万年的演化,始祖象演化出了多样性的长鼻目成员,其中就包括了乳齿象的直接祖先古乳齿象。从古乳齿象的化石看,它们的体型是始祖象的两倍大,最关键的是它们已经具备了明显的长鼻和长牙。(下图是始祖象)

古乳齿象继续的演化,到了中新世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分支,一个分支从嵌齿象类一直到现代象,也就是真象类,一支到了距今约550万年前,演化成了乳齿象科。乳齿象科根据形态不同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长颌乳齿象,一个是短颌乳齿象(又称美洲短颌象、美洲乳齿象)。

这两个分支最大的差异就是前者的吻部下方较长且象牙向下生长,而短颌象则更接近于现在的大象,都有一个长长的鼻子和弯曲向上生长的象牙。

乳齿象科从出现一直到距今约550万年前出现一直生存到了距今约1万年前。(下图一为长颌乳齿象,下图二短颌象)

两大类乳齿象,它们与现在大象的体型差不多,只不过肩高比现在的大象低一些,但其长度要比现存的大象长,因此它的成年雄性平均体重也有4.5吨左右。虽然它们与现在的大象体型差不多,但是科学家认为当时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地区的乳齿象的灭绝是导致剑齿虎亚科动物灭绝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在当时,剑齿虎亚科下的动物主要以大象的猎物为食,而当时的乳齿象与剑齿虎恰好是同域分布的动物。

为什么与狮虎体型相差不大的剑齿虎能够杀死与大象体型接近的乳齿象?在当下,狮子与非洲象、孟加拉虎与亚洲象都是同域分布的动物,但是在二者的食谱中几乎很少看到大象的身影,它们与大象通常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但是,与狮虎同样体型的剑齿虎却能以乳齿象为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问题就出在剑齿上。

剑齿虎亚科下的成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长刃一般的上犬齿,即使是普通的剑齿虎都有10厘米的上犬齿,而像刃齿虎的上犬齿长度甚至能够达到接近20厘米。而现在的大个体狮虎,比如东北虎的犬齿长度也不过只有5厘米左右。

剑齿虎较长的上犬齿,让它的下颌有些退化,从而咬合力要比现在的狮虎小一些,因此生物学家推断,它们的咬合力只有现在狮虎的一半。但是要比杀伤力,咬合力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像人类只有几十公斤的咬合力,但是配合上不尖利的牙齿也能将动物的皮咬开,因此剑齿虎的咬合力对它来说,能够轻松的咬开猎物的皮就足够了,剩下的交给10厘米以上的犬齿,犬齿的长度越长,对猎物造成的伤害越大。

剑齿虎们通过跳跃力跳到乳齿象的背上,然后用自己尖长犬齿刺进去,这就是两个血窟窿,咬完之后,跳下,再次跳上,再来一口,慢慢的这些深深的伤口必然会流血不止,最后即使大如乳齿象,也只能轰然倒地了。

而狮虎就不同了,它们的犬齿长度对于大象来说无法造成致命伤,毕竟大象的皮甲脂肪就有2-3厘米厚度了,也就是说狮虎的犬齿只有1-2厘米能够进入大象体内,这样显然是无法给大象造成致命伤的。再加上捕猎大象的风险太高,所以狮虎也就放弃了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

总结剑齿虎是猫科演化史上平均犬齿长度最长的动物,也正是因为过长的犬齿,让剑齿虎没法捕猎中小型猎物(牙齿插入就到骨头,容易折断犬齿),只能以大型且移动缓慢的动物为食,也正是因为狭食性,才导致了剑齿虎的灭绝。

而现在的大型猫科动物,犬齿长度适中,让它们既能捕猎小型猎物,也能捕猎大型猎物(像大象这种皮糙肉厚的动物除外),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大猫比剑齿虎对抗自然变化的能力要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