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胸鹀:Ent

黄胸鹀:是什么原因导致禾花雀在13年间从无危到极危

黄胸鹀:是什么原因导致禾花雀在13年间从无危到极危

2017年12月5日,黄胸鹀正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距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你也许从未听说过这种小鸟,但你很可能听过它的另一个名字——它在菜单上的名字黄胸鹀:禾花雀。

并不很久以前,禾花雀/黄胸鹀还是一种漫山遍野的鸟。2004年之前,它的评级还是最安全的“无危”黄胸鹀;那年发表的数据认为仅在欧洲就有60000-300000只个体,全球数据应该数倍于此。

到了2015年,同一组研究者估计,欧洲的成年黄胸鹀数量大约是120-600只黄胸鹀。人们仍在争辩它在亚洲东部的种群受到了何种打击;最悲观的场景下,十年里它减少了99%。

俄罗斯的研究者曾经对此十分困惑黄胸鹀,他们猜测可能水坝影响了繁殖地草原,或者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导致适合黄胸鹀越冬的稻田正在减少,但这种级别的变化根本不足以解释它过去二十年里的断崖式崩溃。

他们那时还不知道,黄胸鹀面临着另外一个致命问题。它们是候鸟,每年迁徙到南方越冬;而它们迁徙之路要经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中国。在这里,黄胸鹀是一种传统美食。

从1992年起,每年三水禾花雀美食节就捕杀数千只。1997年这个节日被禁,但是禾花雀黑市依然存在,佛山一个黑市一天之内就卖出了约1万只。东莞则骄傲地把“三禾宴”(禾虫、禾花鲤、禾花雀)称为本地头号美食。道理上讲,黄胸鹀作为稻田常见物种,成为饮食传统的一部分原本并无不妥;但它已经异化为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身份象征。黄胸鹀不过麻雀大小,当年都是论串卖,但如今因为稀缺,每只的价格动辄上百元,还经常用其他的鹀类冒充。酒店一般以一人一只的方式上菜,但极端奢华的宴席可以一次吃掉数百只。

1997年的香港,禾花雀还是这样出售的。图片来源:Simon Chan

随着黄胸鹀的种群崩溃,抵达越冬地的鸟儿越来越少,猎人已经向北转移,在迁徙的半路上截杀。2008年浙江省拦截了一批正向南方转移的禾花雀,仅这一次就是4300只。

这样下去,黄胸鹀即将成为百年来第一个被吃绝种的生物。

从我记事7几年妈妈就是守田的,我们村子大几千人,村子边有菜地稻田,那时农村养猪喂食后会让它们自由活动差不多才去找回关圈里,到了稻花开时就要安排妇女赶麻雀,那年代我们地方的麻雀多到电线上蹲满电线象要被它们压断似的,收稻谷时它们离人只有十多米抢食掉田里的谷子,打晒场上只要人不出声挥赶成群上百飞到场边抢食稻谷,到包产到户时还多,农药开始用多了有的是有目的用农药毒杀麻雀,慢慢一年比一年少,其它鸟类因人为砍除一些杂刺树木影响了它们栖息环境也少了,自然生态是各种动物的必要生存条件,现在城乡建设山林砍伐是对鸟类影响最大的因素,我村现也成为城中村童年时爬树掏鸟巢土墙洞里掏鸟窝的故事讲绐现在孩子听他们都不信,难得看见几只麻雀都离人远远的。

你这个问题真的是有点难回答啊!我只能写一写自己知道的动物了。濒危动物,说说中国的吧。

1、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宝大熊猫了。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从2003年的1596只上升到2013年的1864只。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从164只发展到375只。也正是因此,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甚至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2、再说说中国的四不象,现在成了国外的麋鹿。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但由于猎杀和环境原因,在清代就基本濒危了,只有北京的皇家猎苑有。晚清欧洲列强入侵陆续将数十只麋鹿运到了欧洲各动物园,中国本土麋鹿完全灭绝。英国一位公爵从19世纪末年开始收购散居在欧洲各动物园的麋鹿,最后得到18只。公爵的后人一直保护并努力扩大麋鹿种群。到1985年麋鹿终于“回家”。中国也因此建立了保护区,并不断扩大种群数量,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种群超过5000头。

3、还有藏羚羊。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羊绒的需求,它们从20世纪末开始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只剩5万多只。西藏逐渐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动,使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9年的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只以上。2012年由于西藏地区人民的极力保护目前数量已上升到17万只。

4、禾花雀学名黄胸鹀,它原来是和麻雀差不多,数量多到到处都能看到,却被广东人吃到濒临灭绝。这是因为广东人错误地宣传食用以禾花雀为主要原料堡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能极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但这一言论仍然随着粤菜和广东食文化的传播而广泛传播。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后来在各保护机构的努力下,禾花雀才开始慢慢恢复种群数量。

5、还有东北虎。19世纪末全世界东北虎的总数约有2000-3000只,而中国约有1200-2400只。1999年黑龙江省的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已经下降至5-7只。1986年,中国开始了一项圈养繁殖计划。当时哈尔滨郊区的一个繁育中心只有8只老虎,但今天它的家园已超过1000只。现在中国正开始建造野生保护区,并且逐渐将圈养东北虎放养到野外。

其实除了这些动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不为我们所知的动物逐渐从繁荣走向濒危最终灭绝,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造成的。现在有许多濒危动物都需要我们的努力才能继续,甚至还有许多本应该能够存活下去的物种。比如穿山甲、白鳍豚、华南虎、扬子鳄、金丝猴等等。

大家还有什么资料,可以一起分享探讨!愿我们的后代仍然能够看到这些活的动物,而不是只能从教科书上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