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子的闺蜜就是北大毕业徐星海,嗯,她老公是清华毕业,目前两口子一个在苹果总部工作,一个在脸书总部工作,年收入加起来超过60万美元。
说起来,我妻子这个闺蜜还是很励志的,励志原因是她在北大学的是中文,而她现在在苹果总部做的是程序员徐星海。
这是怎么回事呢徐星海?
我妻子闺蜜和她老公是大三一次活动中认识的,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两人立刻就领证了,而她老公经过他清华学长介绍,也顺利进入脸书总部,成了一名“码农”徐星海。
虽然以她老公的收入养她完全没问题徐星海,但是她毕竟是北大毕业的,觉得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实在不是她本人的人生规划,于是她就开始找工作。
虽然北大在国内是非常硬的牌子,但是在美国并不好用,加之她又是文科专业,她本人又不愿意去北美华人媒体工作,因为北美华文媒体收入太低了,还不如餐厅服务员工资高呢。
而当地的中资企业也不愿意招一个没有在美国读过大学的员工,所以她找了三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结果有一天她两口子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同样是“码农”的朋友提议说“你能在国内考上北大,证明你的智商没问题,计算机代码又不是什么高精尖行业,你不如在美国重头开始学,反正你老公和我们都算是水平还可以的码农,教你没问题。”
我妻子闺蜜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在旧金山湾区找了一家社区大学报了计算机课程(类似国内大专),通过两年学习她顺利拿到了毕业证;美国有一点好,就是高科技公司招实习生并不完全看重学历,社区大学的毕业生也可以去大公司实习。
她顺利的进入了苹果总部实习,不是她老公介绍的,就是她通过学校正常面试争取到的实习生机会;实习结束后她顺利的留在苹果总部,成为苹果公司的一名码农。
说真的,她这个经历真的挺了不起的,我妻子讲给我听后,我只能说一句“不愧是北大毕业生”。
目前她和她先生在湾区住着大别墅,两人年薪加起来超过60万美元,这没有算他们两口子的期权和股票。
不要以为30万美元不多,根据北美清华同学会的统计,清华毕业生在北美平均年薪是15万美元,30万美元已经超过平均线2倍了。
“赶海”——一个专属于海边人的运动
尤其是夏季
简直就是全民总动员
拖家带口、呼朋引伴、带上小耙子、挎上桶……
大连人夏天不去海边“下个饺子”、赶个海
夏天都算白过
不过赶海可是有时间表的
可不是你啥时候去都会有收获滴
下面就让小编给你揭秘其中的“套路”
【赶海要掌握两大诀窍】
一是了解潮汐。
二是针对不同的物种,准备不同的工具。
落潮时,海水会后退数百米,形成的滩涂,这里是海鸟觅食的聚集地,也是人们赶海的场所。
所以,要赶海,我们首先要掌握潮汐表(点击查看大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来潮涨潮落每天都有,但并不是每天都适合赶海。
那到底怎么看这个时间呢
渤海湾的潮汐是初一、十五"两头潮",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是潮汐落差最大的时候,这才是赶海的最佳时间。
初七则是海潮的死汛,几乎不能退潮。
初八一直到初十,都是小潮,海滩往往只闪出一个边儿,就迅疾涨潮了。
农历十二到农历十三,在靠近天亮时,海潮已经退干,随即就要涨潮了。
农历十五到农历二十,以及农历初一到初四都是大潮日,最适合赶海。
初五和初六,也能退潮,但一般不会是大潮。
农历二十之后,退潮规模会逐日减小,直到进入下一轮循环。
除了潮汐时间之外,赶海也要看风向。比如,头一天刮北风和西北风,次日的海潮就容易退得大;此外,当天刮北风和西北风也利于退潮。
当然,工具一定要带全了
雨鞋或者沙滩鞋:防止脚被尖利的礁石划伤。
手套:在翻动碎石和捉捕小螃蟹的时候可以保护双手。
带杆小网兜:小鱼小虾就靠它一网捞。
小铁铲:用小铁铲可以挖开碎石,切割粘在岩石上面的海虹,牡蛎等。
小耙子:轻松撬开岩石,还可以避免手指被岩石划破。
小桶:装上一桶的海水,收获的各种小海鲜就可以存放在小桶里带回家。
遮阳帽:海边玩耍很容易被晒黑,所以最好戴上遮阳帽把自己的脸全方位保护起来。
查好了潮汐表,记住了风向,我们拿着工具就向海边出发吧。
不过该去哪个海边呢(戳链接查看)
大连这几个地方可以亲海,来这里赶海吧!
顺便还可以去几个周边的海岛逛一逛(戳链接查看)
礁石、海滩、民宿、海鲜……等你来爽一“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