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前苏联核电站爆炸!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两个当年来回答:
首先。从核武器爆炸是所产生出的能量来讲,它的冲击波,它的光辐射,它的核污染。足以毁灭地球和人类。根据专家们预测:就目前拥核国家所拥有核武器的总当量,一旦被释放,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
但是,人类制造核武器,不是用来毁灭人类自己的。自从世界有了核武器,也只有不消停的日本,独享过这种“待遇”。现在,世界各国除了“五常”之外,还有一些国家,不管强弱和穷富,也都想竞相制造和拥有核武器。比如朝鲜,伊朗等国,不惜冒着被孤立,被制裁,被灭亡的危险,在明里暗里研制核武器。并千方百计地想让世界容忍和承认他们是“拥核国家”。
核武器不是常规战略武器。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起“威慑”和“制衡”的作用的。所以,就一般情况而言,世界是不会发生核战争的。故人类也不会遭受灭顶之灾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断然排除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的,现在世界发出了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世界第一核大国进来一再发出威胁,要退出《中导条约》,并且要停与伊朗签订的核协议。特朗普总统此言一出,引起世界一片哗然和惊呼!世界另一核大国立即放风说,如果美国真的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伊朗人“蠢蠢欲动”,朝鲜人也在“跃跃欲试”。还有印度和古巴,甚至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也在伺机而动。如果不加强严格管控,拥核国家要担当起大国的责任。否则,新一轮核军备竞赛无可避免。发生突发性的核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大增。那就将是全人类的一场噩梦。(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国核电站能不能建设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从核电站设计来看,根本就没有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一说,从核电的建设情况来看,截止2017年12月份全球447座在运的商业核电站有超过50%都是处于内陆地区的。所以核电站是完全可以建设在内陆地区的。
那么我国当前的核电站为啥都建设在沿海地区呢?
1、沿海地区比内地更需要电能。在上世界九十年代是我国发展核电的初期,我国最早的核电基地是中核集团的秦山核电以及广核的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地处浙江为东部沿海供电,大亚湾核电地处广东,为香港输电,如果是建设在内地,无疑会加大输电成本。
2、沿海核电紧邻大海,获取冷源更为方便。刚刚引入核电技术,我国对于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还是空白,虽然之前有小型的反应堆运行经验,但是对于大型商运反应堆的预期事故等还不了解,如果建设在沿海地区至少我们应对冷源丧失的重大事故时会更有利。
3、沿海建设总体上难度更小,建设成本也相对较小。沿海交通发达,对于运输设备和修筑冷却水工程更为方便,因此从沿海地区开始建设核电。
随着我国核电设计、建设、运行经验的积累,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内陆核电,对于内陆核电厂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初步确立和湖北的咸宁,湖南的桃花江,江西的彭泽等内陆厂址,但是在十三五期间不会开工建设内陆核电。
宇航服能防住最强等级的核泄漏辐射吗
宇航服的一项功能就是防止太空各种辐射伤害到宇航员,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最强核泄漏辐射,那截止目前,也就只有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了。
我们先看看宇航服在抗辐射方面的作用,宇航服的内部是维持生命系统的增压,冷却,热量循环等系统,宇航服最外面的部分就主要是抗击太空中来自宇宙的各种射线,它通常采用白色镀铝织物制成,可以有效的降低辐射和宇宙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但也并不是完全能阻隔所有辐射。镀铝织物具有光学薄膜性质,就类似于镜子,可以反射宇宙射线,再加上特殊的织法,增加反射效率,又能保证宇航员穿上后四肢活动不受太大约束。
再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照事故来分析这种最强等级的核泄漏事故所带来的核辐射危害。核辐射包含数种粒子流: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辐射流和X射线,一般X射线与核辐射无太多关系,在核泄漏现场也没有特别严重,只要一般防护就可以应对。在这几种粒子流中,真正“要命”的是γ射线和中子辐射流。
1.中子辐射流失核裂变或者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不带电荷,无法用磁场束缚,所以只能靠屏蔽手段;
2.γ射线是电子在跃迁到极高的能极后跌落时发射的超高频的光子,能量极大,穿透力非常恐怖。
宇航服尽管成本昂贵,防护能力强,但也并不是针对γ射线和中子辐射流来设计的。况且在宇宙中也没有像核泄漏事故那样强的γ射线和中子辐射流。所以,面对极强的核泄漏事故,宇航服只是比普通防火服强那么一些,但绝对无法完全杜绝核辐射伤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