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爵至魏王,官封丞相,权倾朝野,又挟天子以令诸侯,礼乐征伐皆自主张,取不取代汉献帝已无意义。一帮谄臣曾多次劝曹正大位,曹操说:"若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意思是让我儿子去做皇帝吧。曹操位极人臣,弄权独裁,业已过足了官隐与权欲,加上年岁已大,也许已知足了。也许这就是曹操没有代汉的缘故吧。假若袁绍坐在曹操的位置上,也许会代汉而立。但也长久不了。中国历史上凡以军权篡位者大都是昙花一现。宋汉献帝是怎么死的、齐、梁、陈,五代时的梁、唐、晋、汉、周,皆是如此。也许是天意吧!
汉献帝的老婆,曹丕的妹妹是个怎样的人
知常容觉得提问者可能想问的是汉献穆皇后曹节。
曹操一共献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曹宪、曹节和曹华,曹节年龄居中。曹华最小,预订名额,养在曹府。后来三个女儿都被封为贵人,再后来曹节在伏皇后死后成为汉献帝的皇后。
曹操进献女儿之后就发生伏皇后下于掖庭暴室,幽禁去世。理由是伏皇后的父亲涉嫌与董承等人一起谋害曹操。“衣带诏”之事稍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是很清楚的。董承等人诛杀曹操秘泄被诛杀,当时董贵人也被诛杀。
曹操在献自己女儿进宫之后再用当年旧事诛杀伏后,地球人都清楚,曹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立为皇后。
曹节在这种情况下被立为皇后。
对于曹节来说,嫁不嫁给汉献帝,能不能被立为皇后,这一切都不是汉献帝能作主,也不是自己能作主,这一切都在曹操的操控之下完成。他们两个如同木偶一般。
在汉到魏晋时期并没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不过曹节的表现显示她忠于东汉以及汉献帝。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人,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汉书皇后纪下》
这段话不用翻译,大家都能读得懂,最后曹节是涕泣横流,大家都被感动了,但是天下怎么会因为曹节的阻挠而改变呢。
汉献帝变成山阳公,曹节变成山阳公夫人,最后以皇后礼仪与汉献帝合葬。
这是曹节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曹节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从她不给玺绶可以看得出曹节是一个有勇,有力,有怒之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弱女子。
她为什么这么做,她哥哥做了皇帝,曹家变成皇族难道不好吗?
曹丕称帝之后对于曹节来说没有好处,只有利益受损。因为曹节已经做到女人的最高职位,皇后。
她的哥哥称帝之后,她反而不可能成为皇后,肯定被降级了。
从皇后到山阳公夫人这不是降级是为什么,虽然曹丕规定山阳公的待遇在诸王之上。
从根本利益出发,曹节也是需要反对。
其次曹节作为皇后,她的一举一动是需要进入史册的,所以必须要符合皇家礼仪。这里知常容给你们看一段王莽代西汉时,他的姑姑王政君的一段反应。
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八》
传国玉玺就是这样断了一角,你再比较曹节的反应,是不是十分相似。
这应该是末代皇后在权力交接之间的规定反应。
因为她必须要表现出忠于前朝的决心。
至于是否真的忠于前朝,还是因为利益,想来只有曹节清楚。曹操三个女儿进宫,只有中间这个被立为皇后,从这一层去设想,你也可以推测出曹节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这大概是曹节的画像吧。
有野史说诸葛亮就是逃出来的汉献帝,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这是胡扯八道,皇帝失踪是小事吗?俗话说,朝廷不可离位,一但离位,必然有人继位,有人继位,正史必然有记载,既然正史没有记载,这么说就不靠谱了。诸葛亮靠躬耕自资生活,汉献帝能亲自下田劳动吗?他知道农田活怎么干的?显然这个事实不成立。汉献帝是怎么到南阳的,何况汉献帝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监视,一有风吹草动,马上传遍京城,很快全国都知道。诸葛亮能带兵打仗,千辛万苦,汉献帝能吃得了这个苦……可以说,有无数理由证实这是胡扯八道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