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为什么《红楼梦》里的张道士可以见贾府女眷? 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由来已久,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相关内容很多谢凌霄。
咱们一起回顾一下:“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谢凌霄。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密密麻麻的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真的不少,咱们现在是不太讲究了,但是,贾府女眷出门的时代,还是得讲究的。
所以,贾府里凡是有点身份有点地位的女人们出门时,坐轿子,不让外人看见,这是对自己的保护谢凌霄。某年四月底,宫里的元春就下了一道谕,让贾府五月初一到初三,在清虚观打平安醮,送了银钱过来后,贾府就开始准备了。
到了初一那一天,女人们还坐在轿子上的时候,男人们则在前面开道,到了观里,贾珍吩咐林之孝的到处查验,保护安全,他说:“你可知道不知道,今儿小姐奶奶们都出来,一个闲人也到不了这里谢凌霄。”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因故没及时藏起来,一头撞到了凤姐怀里,凤姐一巴掌就打了上去。站在凤姐的立场,她是没什么错误的,因为毕竟男女有别,这道士还撞在她怀里,对她名节有害,可是旁观者可不会这么看,所以,贾母立即表示要安慰这孩子,巴拉巴拉地,还给了不少钱算是赔偿他的损失。
观里闲杂人等都给清出去了谢凌霄,贾母占了正楼,凤姐等人占了东楼,其他丫头等占了西楼,不久,张道士出现了,后来还有好多戏,咱们就不引用原文了,为什么张道士可以见女眷呢?不是男女授受不亲吗?
咱们首先得正视,授受不亲的具体意思,它当然是戒律,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守谢凌霄。男女授受不亲,是指非婚姻关系的男女应该保持相当的距离,不能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严重的甚至不能直接传递物品,所以咱们看到的,严谨一点的影视剧里,传东西,都是很讲究的。如果需要传递物品,应该先放在桌子或者几上,由对方派指定人取,关系比较近的,也得用托盘之类的托着,眼睛可别直视,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为什么张道士不但见了她们谢凌霄,还给她们传了东西,比如说宝玉的玉,比如说回送的金银玉器?
首先,是因为族长贾珍允许了谢凌霄。
闲杂人等清出去了之后,贾珍正准备进去,只见张道士站在旁边陪笑说:“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里头伺候谢凌霄。只因天气炎热,众位千金都出来了,法官不敢擅入,请爷的示下。恐老太太问,或要随喜那里,我只在这里伺候罢了。”
随后,旁白告诉我们,张道士为什么可以留在外边,后来进去的原因谢凌霄。原来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公的替身,是先皇亲呼的“大幻仙人”,现今还掌着道录司印,是当今皇帝封的“终了真人”,被王公藩镇称呼为“神仙”的人物,有两任皇帝的光环加持,又是大名在外的神仙,这样的人物,必须有在场的理由,何况于贾家而言,他是荣国公的替身,是和荣国公一样的存在,见见家里人,自然也不算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其次,张道士和贾氏很熟,相当熟,他常往两府里去,夫人小姐,他都是见过的,不比别人,所以他和贾母说话,能轻松自在,说起问安的话,和凤姐开起玩笑来,相当地亲近谢凌霄。所以,他才敢大大咧咧地说起替宝玉提亲的事情,贾母呢,也是打太极的高手,张道士喊无量寿佛,贾母就称老神仙,道士说提亲,她就说和尚发话这孩子不能早娶,总之标准的鸡同鸭讲,各说各话,但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点到即止。
再者,张道士其实也挺注意分寸谢凌霄。咱们说的,张道士身份不俗,又和贾府亲厚,算得上半个贾府人,但是他做事还是很小心的,比如说他给寄名符给凤姐的女儿大姐儿(此处不作巧姐),就是用个盘子托着,凤姐笑他不必,他说:“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
后来向别人炫宝玉的玉,拿回来众人的见面礼,他都是用盘子托着,算是一种回避了谢凌霄。
其实,张道士已是方外之人,又有俗世所称的神仙之尊,世俗之礼也不必在意,但是张道士从始至终,都是相当的谨慎,虽则与贾府女眷们轻松说话,却也相当注意分寸,可见这个“替身”能得两任皇帝亲封,众位夸赞,不是一般的高人谢凌霄。一大家子老老小小都在,又这样的庄重场合注意分寸,见一见也无妨。(文/宛如清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