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说是这样的苏秒玲。
这是社会上一种普遍规律,学校也不例外苏秒玲。学校口号虽然是“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
一、相同苏秒玲。教师是集中授课,面向全班学生,不分彼此,一视同仁;批改作业全班一样;两操一样;收费一样。
二、不同苏秒玲。
1.选举班干部,老师要选成绩优秀,听话守纪,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苏秒玲。
2.学校节目表演,老师选的模样漂亮,有文艺特长,活泼灵活的学生。如六一儿童节,少数人参与表演,大多数看热闹。
3.期中期末发奖,只有少数成绩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才有。
4.学校提倡“辅优转差”,但老师重点仍然放在尖子生上面,成效快,作用大(优生积分高,差生要扣分),差生辅导难度大,不见成效。
5.运动会,选拔身强力壮、灵活敏捷的学生参加。
一个班集体与单位一样,总是有那么几个中心人物,其他同学都围绕着他们转,属于配角。
自古以来,宫斗就是后宫中永无休止的话题。
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甚至能影响到前朝的政治,乃至一个朝代的进程。
而近年来,随着各种大热宫斗剧的热播,我们也发现,子嗣是妃嫔宫斗的利器。
生下一个儿子,她们就能母凭子贵,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有一个可怜的女人,即使她的孙子当上了皇帝,也没能斗得过王政君。她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傅昭仪。
(傅昭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说这两个女人的恩恩怨怨之前,不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傅昭仪和王政君其人,看看她们有怎样传奇的人生经历吧。
傅昭仪和王政君都是汉元帝的妃嫔。
傅氏年少时是宫廷女官,后来被进幸给还是太子的汉元帝。汉元帝继位后,封其为婕妤。
傅氏此人,工于心计,才识过人,颇受宠爱,后来被封为昭仪。
她生下了一子一女,其子刘康,聪明伶俐,为汉元帝所喜。
(刘康)
而王政君原本是太子妃。这个王政君的肚子十分争气,刚与太子结为夫妻,便怀了上了儿子刘骜。
汉元帝继位后,先是给了她一个婕妤的封号,才过三天又封她为皇后。
虽然汉元帝并不十分宠爱她,但她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王政君)
汉元帝死后,将皇位传给了王政君的儿子刘骜。
但刘骜没有儿子,后来兜兜转转,皇位又到了傅昭仪孙子刘欣手中。
俗话说得好,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战争。
为了名分、地位与宠爱,王政君和傅昭仪斗了几十年,但是,傅昭仪始终被王政君压了一头。
哪怕是后来刘欣继承皇位,也没有改变这种局面。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王政君乃是皇后,地位上高于昭仪。
在我国古代社会,讲究尊卑有序,在皇后面前,傅昭仪再受宠,也只能卑躬屈膝向她行礼,更不要说挑战皇后的权威了。
哪怕傅昭仪的孙子继位,按照礼法,也只能封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而傅昭仪为次一级的恭皇太后。
(妃子拜见皇后)
其次,汉朝后期王家专权,掌控前朝,威慑后宫。其实,傅氏家族也曾经得到重用,整个家族有六人封侯。
奈何,烂泥扶不上墙,找不出一个可用之才。
反观王政君所在的王氏家族,从汉成帝刘骜时期就开始把持朝政,权势滔天。
王政君的八个兄弟,除了早死的王曼,个个封侯。而且王家还出了一个王莽,深得民心,后来还篡夺了汉家的皇位。
可以说,有强大家族的支持,也让王政君更有底气了。
前朝后宫联合,哪怕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他们,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傅昭仪呢?
(王莽)
最后,王政君熬死了傅昭仪。在后宫中,活得长也是一种本事。
作为中国最长寿的皇后之一,王政君足足活了84岁!
在平均寿命普遍不长的古代,这已经算得上是超长待机了。
而傅昭仪比王政君早死了15年。
傅昭仪孙子汉哀帝在位时,对傅家还是很宠幸的,但是耐不住命短,没几年就纵欲而死了。
汉哀帝一死,王政君便一点忌惮都没有了。
在王莽的协助下,她迅速铲除了傅家,还把傅昭仪的坟墓都扒开,以解心头之恨。
事实证明,活得长还是很有好处的。王政君总算见到了傅氏倒台,傅昭仪死无葬身之地的景象,可谓是死而无憾了。
可以说,这场争斗,最后还是王政君胜出了。
总之,王政君和傅昭仪的明争暗斗,贯穿了汉末的几十年。
她们所代表的的势力的崛起与陨落,深刻影响了汉朝的进程。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却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实在令人唏嘘!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微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