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莉有三好萝莉声娇、体柔、萌哒哒,清纯天真,满身的青春气息,谁会不爱呢初美理音?
就像普通人看到了可爱的小动物初美理音,都有种被萌化了的感觉,不由自主产生了保护欲,爱不释手也是正常情况吧。
就日本的审美来说,他们更偏向于,可爱为美,如此说来,可以参考一下,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高颜值美女初美理音。石原里美和新垣结衣,她们都拥有不可缺少“萌”属性。
按照正常的“萝莉”来说,她们是指第二性征尚未发育或未完全发育的14岁以下女童,但是日本所推崇的“萝莉”,大多是那些看起来像“萝莉”,却拥有非常可爱的外表,娇小的身材,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合法萝莉。比较著名的就是童颜天使桥本环奈,与西方那些身材高挑初美理音、大长腿、大波浪的女明星不一样的是,日本的明星更可人柔弱、亲切含蓄,就像邻家女孩一样,给人一种治愈的感觉。
从另一方面来说,“萝莉”文化的传播也可以说是受到了二次元的影响,“萝莉”出现在荧屏的频率增加了,而动漫中的女性角色,大多以“萝莉”的形式出现,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人气。尝到甜头的漫画作者初美理音、动漫创作者,就更倾向于把主角人物添加“萌”,把各式各样的事物娘化,也是日本动漫目前的一种潮流,就像比较著名的《工作细胞》中的“血小板”,就娘化的非常成功,也不得不赞叹这脑洞,谁又能想到可以把血小板和“萝莉”联系起来呢?
说起抑郁症的病因,其实我曾经说过很多次,每次第一句话一定是“抑郁症绝对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所以抑郁症不可能来源于你们说的哪些单纯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起码不单是来源于此,同样承受压力的人很多,为什么别人没事?所以这是疾病。
抑郁症的病因说起抑郁症的病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目前医学研究的结果还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叠加作用而成的抑郁症的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
抑郁症是存在明显的遗传易感性的,这不同于我们既往认识的遗传疾病,并不是说发生遗传就一定致病,但目前医学上对于抑郁症高发家族开展的家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结果均证实了抑郁症与遗传密不可分的联系。
同抑郁症患者血缘关系越接近,则有可能比一般人群更易于患上抑郁症。所以说“遗传” 并非是绝对的,只是发病概率提高了,也就是我在前面说的遗传易感性。 甚至我认为遗传易感性对于一个正常人是否发病的影响甚至要高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生物因素
网络上总是能遇到有人在说抑郁症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抑郁症是存在明确生物学因素的医学疾病。
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去甲肾和多巴胺通道,以上世纪80年代上市,使用最为广泛的SSRI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例。首先我们知道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使人感到快乐的神递质,而SSRI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使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水平明显增高,从而达到使人感到快乐的感觉,减少抑郁症状。
社会心理因素
主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童年负性事件、应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刺激”)、婚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
其中童年负性事件对于成年后的发病率影响尤为重要,曾经有研究表明,存在童年负性事件 的人成年后患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至少5倍以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婚姻问题中,抑郁症患病率在分居、离婚者中最高。
而社会经济状况则与低收入人群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可能更容易遭受到一些不良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有关。
至于被我们常常提及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精神刺激”更多的以抑郁症患者的诱发因素出现,也就是发病的“导火索”。
抑郁症的患者应该做些什么首先不管周围人怎么说,你要知道你是生病了,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不用不好意思,让该死的“病耻感”滚蛋吧!
生病了就应该到医院就医,也许你听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会有反复,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但毕竟不是你的病情、更不是你的治疗效果和你的预后,如果因为这的传言你放弃了治疗,那么就真的没救了,因为你放弃的是康复的希望啊。
抑郁症确实有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好,但一定不是全部。首次治疗及时全面,且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听劝,坚持维持期治疗6-8个月的患者中起码有50%的概率今后不再复发的。这里面的逻辑是彻底治愈的抑郁症患者重新投入生活和工作,反复发作的患者继续治疗,所以他们看到的都是反复治疗的患者。感受到的都是抑郁症复发的病例。
再说一句,抑郁症患者治愈后疾病复发的最大因素其实就是没有按时服药,症状完全消失后的维持期治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抑郁症的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留言, 有时间会帮你解答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