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狐狸,回答问题三国时期有四个亡国之君,这并非是个伪命题,三国时确实有四位亡国之君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四人之中,若说刘禅最聪明,这还要回到历史现场和历史材料中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三国时期的四位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 剧照)

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东汉末年,朝政昏暗,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从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到公元 280 年晋灭吴统一全国,持续 96 年的乱世。

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曹魏篡汉,三家归晋,所以产生了 4 位亡国之君,他们分别是:

汉献帝刘协,220 年退位。

蜀汉后主刘禅, 263 年退位。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265 年退位。

吴末帝孙皓,280 年退位。

退位待遇,各有差异,俱得善终汉献帝刘协公元 220 年禅位于魏文帝曹丕后,封山阳公,退位后保持天子仪仗,不称臣不下拜,于公元 234 年去世,按天子礼下葬。

蜀汉后主刘禅公元 263 年蜀国灭亡,退位封安乐公,公元 271 年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魏元帝曹奂公元 265 年,禅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封陈留王,死后尊元皇帝。

吴末帝孙皓公元 280 年吴国灭亡,封归命侯,病逝于洛阳。

由此可见 四位亡国之君的待遇有所差异。曹奂爵位最高,封王,死后称元皇帝。汉献帝待遇最好,蜀汉后主刘禅次之,封公爵。吴末帝孙皓,又次之,封侯爵。

刘禅的记录——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比起刘协,曹奂,孙皓三人,刘禅在民间的知名度无疑最高。这一方面是三国演义等影视文学作品的广为流传以及刘关张等父辈的背书,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原因,那就是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公元 223 年即位,是公元 263 年属国灭亡,在位 长达40 年。

刘禅继位时,刘备,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都已去世。赵云也在刘禅继位后 6 年去世, 11 年后诸葛亮去世。

在蜀国创业元老纷纷凋零的形势下,刘禅依然维系蜀国社稷长达 29 年,并且朝局相对稳定。

刘禅在位 40 年,不但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放在中国 2000 年封建帝制的大背景下, 40 年也是排得上号的。

蜀国灭亡后,刘禅移居洛阳。虽然留下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坏名声,但终归获得善终,还是可圈可点的,活着并不容易。

四人的善终与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南北朝之后,亡国之君的命运将天壤之别。

作为一国之君,他们生活在了一个不好的时代,作为亡国之君,也许他们生活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阿斗:我冤枉啊!我虽然比不上相父孔明,但也比你们这些渣渣聪明啊!刘禅 207年-271年。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

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那为什么世人说扶不起的刘阿斗呢?有一个典故叫做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是谁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汉晋春秋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但这个时候刘禅的话说错了吗?司马昭的问“颇思蜀否?”相当于刀架在刘禅的脖子上问:你怀念故国吗,想不想重建汉室啊?刘禅只回了六个字:“此间乐,不思蜀。”六个字就表明自己绝对不想复习汉室,给我享乐就行了。

那你要说,刘禅胸无大志,竟然不想复国!可是,我们看一下蜀汉的形势。孔明在世之时,蜀汉的人口不如曹魏的十分之一,物产远不如中原,孔明也是凭借其才及曹魏的内乱才能多次讨伐而不败,只能算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孔明去世后,蜀汉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非人力所能逆转的。所以,蜀汉灭亡的责任不在刘禅,而在于大势。

反观之,如此乱世。刘禅又处于暴风中心,能安稳善终,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我等庸人,凭什么笑阿斗扶不起来呢?

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