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的讲,不论是从知名度还是从贡献度来看,张居正都不是海瑞可比的张居正。虽然海瑞一身历经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但海瑞的政治地位太低,和大明朝万历年间的总设计师张居正比起来,海瑞的影响简直不值一提。所以说拿海瑞和张居正相比是不恰当的。简单一句话那就是,张居正是一个整体,海瑞是张居正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张居正的改革大计,海瑞是忠实的拥护者和施行者。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海瑞能名留青史成为一代清官的典范张居正,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海瑞的母亲谢氏。海瑞的父亲在海瑞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谢氏靠着几十亩田产含辛茹苦的抚养海瑞长大。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并且谢氏还给海瑞树立了很正的三观。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在母亲的影响下,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海瑞最早步入官场是在嘉靖四十一年张居正。他做县令后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清丈、平赋税,海瑞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被很多土豪富户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也在海瑞的影响下,他治下百姓的生活才不至于那么艰难。但真正让海瑞名扬天下的事情,还是海瑞上的天下第一疏,也就是《治安疏》。在《治安疏》中海瑞把嘉靖皇帝批评的一无是处。海瑞因此名震天下。但嘉靖虽然后期昏庸了起来。但本质上嘉靖还是英明神武的。所以嘉靖也并没有杀海瑞。只是把他关了起来。而海瑞也颇有一点君臣两相知的意味,嘉靖死后哭的最伤心的就是海瑞了。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隆庆皇帝时期张居正,海瑞官升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巡抚,开始彻查江南等地的贪腐,江南等地的贪腐因为海瑞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海瑞也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深受百姓的爱戴,叫他“海青天”。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海瑞的贡献很大,但是他的影响范围是很有局限性的。而且海瑞最高也不过四品官。影响确实有限。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张居正则不同张居正,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步入官场。当时正是大明朝吏治最黑暗的时期。所以张居正为了自保,一直多以自保为主。张居正身为徐阶的弟子,隐忍的功夫张居正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整个嘉靖皇帝时期,张居正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观察在学习。隆庆皇帝时期,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此时张居正才算开始真正的开始建设大明朝。隆庆皇帝时期,虽然张居正的顶头上司高拱是其师傅徐阶的死对头。但高拱同样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所以两人的冲突并不大。而且也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隆庆皇帝死后,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触动万历生母李太后神经,加之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对高拱不满向李太后进谗,李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令高拱回原籍。张居正上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上位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他从省议论、振纪纲、重沼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明确地把解决国家“财用大匮”作为自己的治国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巩固国防,整顿吏治。

张居正:从明朝国家角度,海瑞和张居正哪个贡献大

政治上有著名的考成法。其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有效实现了考评与纠偏相结合,改变以往仅仅主要靠吏部来运作的官员考评。经济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正因为张居正改革了拖欠税粮的状况,使国库日益充裕。据万历五年户部统计全国的钱粮数目,岁入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入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使得明朝的军事实力得以恢复。张居正的改革可以说是给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打了一剂强心针。他的改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延续了明朝的国运。这一点是海瑞比不了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