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是列侯的五世孙。本来到他父亲这一辈张庭瑚,已经没有爵位可继承了,但是由于皇帝隆恩,加袭了一代。到林如海,就彻底断绝了袭爵的想望。

有无爵位可袭,当然非常重要,但也绝不是天壤之别。因为越到后来,爵位越低,也就越接近于平民了。而林如海实现没落者的逆袭,是自己考中了探花。换言之,就他本身而言,实际是从平民到探花,不仅个人奋斗,而且书香清贵。林如海的官职,是“兰台寺大人”,然后又担任了“巡盐御史”。后者是一个临时的职位,相当于现在某个调查组组长、专案组主任之类。而“兰台寺大人”,根据脂批,是“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的“半遵古名”的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虚构的官名。既然是虚构的官名,从哪里来谈品级张庭瑚?

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张庭瑚,曹雪芹通过跟随贾琏一同南下的昭儿回来禀报的形式告知林如海已经去世。究竟如何死,什么病一概没有交代。就像之前林黛玉弟弟、母亲去世一样。那么林如海正当盛年怎么一病而逝呢?曹雪芹在十九回留下了线索。

张庭瑚:《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到底是几品官

张庭瑚:《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到底是几品官

张庭瑚:《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到底是几品官

张庭瑚:《红楼梦》中的林如海,到底是几品官

【一】

第十九回贾宝玉给林黛玉讲了一个小耗子偷香玉的故事张庭瑚。这个故事咋看新奇有趣,细思骇人听闻。

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林子洞里原来有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张庭瑚:‘明日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小耗前去打听。

一,宝玉故事地点锁定扬州,黛山林子洞锁定林黛玉家,林如海时任巡盐御史,官署在扬州。讲的就是林家故事!

二,一群耗子精代表一群硕鼠。

《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天下硕鼠哪里最多?漕运粮仓以及各地盐务。黛山林子洞这群耗子精明显暗指两淮盐务里大量内鬼。正是林如海巡盐御史的敌人。

三,老耗子派小耗子要打劫“果品”,意指盐务内部贪污情况严重,硕鼠不断蚕食盐税。

【二】

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

贾宝玉的故事令脂砚斋连连惊呼,批语:【庚辰双行夹批:果然巧,而且最毒。直偷者可防,此法不能防矣。可惜这样才情这样学术却只一耗耳。】【庚辰侧批:不直偷,可畏可怕。】【庚辰侧批:可畏可怕。】

林如海上任巡盐御史,面对的问题就是这些内鬼偷偷搬运蚕食盐税,根本防不胜防。

红楼梦中后宫有太上皇,证明皇帝是新皇帝,林如海前科探花郎没几年就被皇帝钦点巡盐御史,官场资历并不深。皇帝将最重要的巡盐御史委派林如海表明两点:

第一,林如海是皇帝亲信;

第二,林如海有能力。

林如海身负皇恩,代替皇帝整顿占据天下赋税半壁江山的盐务,其艰难和阻力甚至凶险可想而知!

【三】

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这一段最可怖,原本以为硕鼠求财,谁想却是对人。如此,林如海坚持送林黛玉进京似乎有了解释,林如海一上任就不上道,大力整治盐政必然伤害既得利益者。硕鼠们不能偷窃,自然无粮米果品做“腊八粥”。既然如此,扳倒林如海最好。可林如海深受皇帝信任扳不倒,又不受笼络同流合污。挡人财路者招人恨,你不让我赚钱,我就对付你家人。林家先是林弟弟死,再是贾敏,接着林如海。如果林黛玉不走会怎样?耗子并不会偷人,偷命而已!

【四】

贾宝玉这个故事何止可畏可怕。简直诛心!将当时官场腐败深刻揭露。又拔出萝卜带着泥顺便讲述了林如海面对的可怕腐败环境。林如海送走林黛玉就是线索,他送林黛玉进京托付林如海和贾母已有托孤之意。他不续弦,不过继儿子,眼看着林家绝后,都表明林如海有了死志。没有迹象证明林如海是贪官,那他的死,基本锁定积劳成疾或者为“硕鼠”所害。

很多人认为林如海巡盐御史应该很有钱,有些片面!巡盐御史的工资确实不少。但要豪富不可能。林如海若是贪官,必会为子孙后代谋划。他没有儿子,没有贪污动机。他死在任上更证明其鞠躬尽瘁。能生出林黛玉这般风采的父亲,成为贪官几率特别小。就算他上任第一天贪污,到死前也贪不了多少。

当然,贾宝玉小耗子偷香玉的故事,也有另外两个影射。第一,代表贾家的不法行为;第二,代表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但都不如影射林如海面对的盐政难题那么触目惊心。林如海之死,个人以为被害要比累死更靠谱!您认为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